醫療常識★腸病毒新增3重症 家有嬰幼兒者要注意

  天氣越來越熱,腸病毒也跟著活躍,國內上周新增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最年幼為才剛出生5天的新生兒,出生後均住在醫療院所,卻也染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提醒,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較不明顯,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幼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大人外出後返家,應該先換衣服、洗手,別急著摟抱、餵食嬰幼兒。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計8,549名,較前1周增加19%,近期就診人次持續上升,惟尚低於流行閾值(1萬500人次),所幸尚未進入流行期。莊人祥說明,2019年迄今累計1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5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目前國內社區流行腸病毒仍以克沙奇A型為主,不過,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正持續增加中,今年腸病毒71型個案數高於2017至2018年同期,所幸以輕症及散發病例居多。上周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歲男童、中部新生男嬰、南部6歲女童。中部新生男嬰於出生5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不佳情形,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目前仍在醫院治療。

  北部1歲男童症狀明顯,出現發燒、嘔吐、肌躍型抽搐及下肢無力等症狀,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目前個案已出院,但仍有下肢無力症狀,持續進行門診追蹤。至於南部6歲女童,則有發燒、出疹、嘴破、嘔吐、說話模糊不清及步態不穩等症狀,經檢驗審查確認為克沙奇A9型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目前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已經出院返家。

  莊人祥提醒,家中寶貝一旦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還在「二位數」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最新疫調,這16例當中就有一半,多達8例都是打滿兩劑疫苗仍感染的突破性感染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今日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到貨來到1239.79萬劑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宣布,捐贈的第十四批BNT疫苗192.35萬劑,預計於今日下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3月25日,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儘速提供民眾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春節檢疫措施放寬打滿兩劑疫苗民眾可以返家居家檢疫的「7+7」方案,12月14日起就要上路,但還有些人對返家之後的篩檢規定霧殺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再度提醒,居隔者入境第10天在家必須接受篩檢,如果是選擇「一人一室」的民眾,雖然居隔者可以使用公費的家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變種病毒「Omicron」讓疫苗得要一針緊接著一針打不完了嗎?外電報導,輝瑞(Pfizer)指出,經初步研究結果顯示,Omicron會破壞其旗下的BNT疫苗產生的抗體,因此可能需要比原先預期,更早接種第4劑新冠疫苖。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