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病毒新增3重症 家有嬰幼兒者要注意

  天氣越來越熱,腸病毒也跟著活躍,國內上周新增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最年幼為才剛出生5天的新生兒,出生後均住在醫療院所,卻也染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提醒,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較不明顯,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幼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大人外出後返家,應該先換衣服、洗手,別急著摟抱、餵食嬰幼兒。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計8,549名,較前1周增加19%,近期就診人次持續上升,惟尚低於流行閾值(1萬500人次),所幸尚未進入流行期。莊人祥說明,2019年迄今累計1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5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目前國內社區流行腸病毒仍以克沙奇A型為主,不過,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正持續增加中,今年腸病毒71型個案數高於2017至2018年同期,所幸以輕症及散發病例居多。上周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1歲男童、中部新生男嬰、南部6歲女童。中部新生男嬰於出生5天後出現發燒、活動力不佳情形,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目前仍在醫院治療。

  北部1歲男童症狀明顯,出現發燒、嘔吐、肌躍型抽搐及下肢無力等症狀,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目前個案已出院,但仍有下肢無力症狀,持續進行門診追蹤。至於南部6歲女童,則有發燒、出疹、嘴破、嘔吐、說話模糊不清及步態不穩等症狀,經檢驗審查確認為克沙奇A9型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目前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已經出院返家。

  莊人祥提醒,家中寶貝一旦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

相關推薦

  翻攝yinews,下同   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 王老自豪地說,“很多年輕人身體都沒有我好!這是有量化指標的。我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

閱讀詳情 »

當孩子近視時,配戴眼鏡是唯一的矯正方法嗎?澄清眼科鄭銘錫醫師表示,矯正近視除了戴眼鏡外,配戴角膜塑型片也是方法之一,建議可視孩子的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  角膜塑型片和眼鏡一樣,都是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方法。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鏡片,具有高透氧的特性,其透氧度為一般隱形眼...

閱讀詳情 »

清明不僅要掃墓,也是24節氣之一,看看清明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應留意個人衛生習慣。 2. 春季食慾好,勿暴飲暴食,影響脾胃健康。 3. 飲食宜多蔬果,可多吃溫胃祛濕的食材,如白菜、地瓜、芋頭等。 4. 春天清明時節肝氣正盛,養肝食材如菠菜、山藥等,可多食用。 ...

閱讀詳情 »

死亡可以毀滅一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身體功能還可以跟死神打加時賽。有時候幾分鐘,有時是幾小時,甚至某些還可以加時幾天幾週。你怎麼都不會想到,一個人徹徹底底的死翹翹竟然要花上那麼長時間。 翻拍TOMENTS   指甲和頭髮還會生長(專門測量過的)這裡的生長是相對而言的,而不是真的生長了。在死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