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防護7大法

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防護7大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腸病毒是一群60幾種病毒的總稱,每年的4至9月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季節,即使得過一種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腸病毒主要是經由糞口、飛沫、接觸病患的口鼻分泌物而傳染,小孩和大人都可能被感染。建議民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才能徹底預防腸病毒來襲。

小孩沒出門也會得腸病毒

腸病毒是可以存活在物體表面的,包含手扶梯、電梯樓層按鍵、滑梯扶手、公車拉環等,所以寶寶即使只是路過管理室拿取包裹、到樓下社區玩耍都算是出過門,並不是沒上學就不會得腸病毒,即使寶寶真的沒出門,大人外出上班,回家沒洗手就抱寶寶,依然有可能讓寶寶染上腸病毒的風險。

大人染上腸病毒時,大多是沒有症狀或只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咳嗽、流鼻水等)的症狀,因此容易輕忽而傳染給家中的小孩。小孩常見的腸病毒症狀有發燒、口腔後部、手掌、腳掌及膝蓋及臀部周圍出現小水泡、紅疹子。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抽搐、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等症狀,有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即就醫。

預防腸病毒7大重點

腸病毒經由口、飛沫、接觸之途徑傳染,腸病毒的潛伏期約為3到6 天。 傳染能力最長可以存在呼吸道中1至3星期,且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又容易造成群聚傳染。
1.經常正確洗手,並養成不亂摸口鼻的習慣。
2.照顧或接觸幼童者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幼童。
3.居家環境與兒童玩具常清洗、消毒,勿放入口中舔咬。
4.注意居家環境清潔衛生及保持良好通風。
5.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擁擠之公共場所及與疑似感染者 (家人或同學)接觸。
6.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7.生病時,應儘速就醫,並請假休息。

加強預防 剋除腸病毒

提醒家長與幼托機構應預防重於治療,教育小朋友平時養成勤洗手、咳嗽時應以手帕或衛生紙掩口鼻等咳嗽禮節、定期以500ppm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落實請假在家隔離至少7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揮別流產夢魘 中醫克服「免疫系統不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從2月以來,民眾所有的關注幾乎都放在疫情上,但你知道嗎?冬春是過敏最好發的季節,衛福部資料顯示,12月至5月間每天都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就超過1.9萬(連結)。 而現在的防疫期間正值過敏季節,只要在捷運上打個噴嚏身邊的人就默默地遠離你,這對於過敏兒而言十分不友善!因此,好食課營養師要和大家分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防部敦睦艦隊前往帛琉外交,昨(18)日傳出3例確診個案,瞬間震撼全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立即召回774位軍艦人員檢測,再確診21例感染者,其餘1次採檢陰性,多數入住集中檢驗所,不排除船上已有數波群體感染,可能需要採血檢測抗體。此外,敦睦艦隊出發前,國防部承認未告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在船隻超高傳染率,各國都避之唯恐不及,沒想到國防部海軍未顧疫情,派船前往帛琉敦睦,不但導致3人確診,也因軍艦比郵輪空間更小,人員接觸更緊密,造成單次事件,最多人數集中檢疫,記者會中軍方說謊全程戴口罩,在場就被記者拆穿,也不斷強調隨艦軍醫回報正常,似乎有卸責意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積極宣導保健常識 家扶扶助史瓦帝尼六千童新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全球都面臨嚴峻考驗,為了協助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家庭對於衛生防疫觀念的建立,家扶基金會在防疫期間積極宣導建立當地民眾消毒及衛生保健常識,並製作布口罩,教導當地社區民眾如何配戴;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秉持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