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防護7大法

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防護7大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腸病毒是一群60幾種病毒的總稱,每年的4至9月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季節,即使得過一種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腸病毒主要是經由糞口、飛沫、接觸病患的口鼻分泌物而傳染,小孩和大人都可能被感染。建議民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才能徹底預防腸病毒來襲。

小孩沒出門也會得腸病毒

腸病毒是可以存活在物體表面的,包含手扶梯、電梯樓層按鍵、滑梯扶手、公車拉環等,所以寶寶即使只是路過管理室拿取包裹、到樓下社區玩耍都算是出過門,並不是沒上學就不會得腸病毒,即使寶寶真的沒出門,大人外出上班,回家沒洗手就抱寶寶,依然有可能讓寶寶染上腸病毒的風險。

大人染上腸病毒時,大多是沒有症狀或只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咳嗽、流鼻水等)的症狀,因此容易輕忽而傳染給家中的小孩。小孩常見的腸病毒症狀有發燒、口腔後部、手掌、腳掌及膝蓋及臀部周圍出現小水泡、紅疹子。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抽搐、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等症狀,有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即就醫。

預防腸病毒7大重點

腸病毒經由口、飛沫、接觸之途徑傳染,腸病毒的潛伏期約為3到6 天。 傳染能力最長可以存在呼吸道中1至3星期,且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又容易造成群聚傳染。
1.經常正確洗手,並養成不亂摸口鼻的習慣。
2.照顧或接觸幼童者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幼童。
3.居家環境與兒童玩具常清洗、消毒,勿放入口中舔咬。
4.注意居家環境清潔衛生及保持良好通風。
5.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擁擠之公共場所及與疑似感染者 (家人或同學)接觸。
6.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7.生病時,應儘速就醫,並請假休息。

加強預防 剋除腸病毒

提醒家長與幼托機構應預防重於治療,教育小朋友平時養成勤洗手、咳嗽時應以手帕或衛生紙掩口鼻等咳嗽禮節、定期以500ppm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落實請假在家隔離至少7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揮別流產夢魘 中醫克服「免疫系統不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批新冠疫苗抵台,大韓航空運送11.7萬劑疫苗於3月3日上午10時21分降落桃園機場,儘管這只僅約台灣向AZ購買1千萬劑的百分之1,但已揭開了台灣疫苗接種序曲。台大公衛學者均認為,AZ疫苗並未像大家所想像得那麼弱,第一線醫護人員應踴躍接種。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血管疾病來得又急又快,一不小心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不得輕忽嚴重性;食藥署表示,許多患者常會以心絞痛處方作為急救藥品,也就是俗稱「救心」的硝化甘油錠,主要用於緩解因冠狀動脈狹窄所引起之急性心絞痛,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心臟疾病服用後都會有效果,尤其此藥屬於處方藥,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女藝人趙小僑歷經多次人工生殖,好不容易試管成功還開心分享懷孕喜悅,沒想到幾天後竟傳出胎停引產的消息,悲痛之情讓許多人心疼。為圓求子夢的還有1名38歲黃小姐,歷經9次流產,當中也接受人工生殖卻仍然失敗,每天都要吞20多顆藥,與長期打排卵針,迎來卻是傷感遺憾,直到在子宮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陳伯伯最近幾個月常覺得左眼有異物感,有時候眼睛還會充血發紅,甚至出現流淚畏光及視力模糊等狀況,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導致眼睛老化,多休息就好,結果情況越來越嚴重,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左眼下方睫毛出現一整排的「睫毛倒插」,經眼瞼手術矯正,才獲得改善。睫毛倒插原因多 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