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易潰瘍 罹患帶狀皰疹風險倍增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腸胃潰瘍罹患帶狀皰疹風險大增!國內學者花費4至5年的時間,分析全民健保資料庫,證實罹患腸胃潰瘍除了腸胃不適的症狀外,也會影響營養素吸收,甚至影響免疫功能,誘發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77倍。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博士生、奇美醫學中心庝痛科主任陳貞吟,在胡淼琳主任的指導下,分析全民健保庫的資料,驗證「腸胃潰瘍與帶狀皰疹的相關性」。

根據分析結果顯示,患有腸胃潰瘍的病人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77倍。其中,幽門桿菌引起腸胃潰瘍病人,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為一般人的1.4倍;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引起腸胃潰瘍的病人,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1倍;至於,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又同時感染幽門桿菌的腸胃潰瘍病人,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2倍,是最危險的病人族群。

臨床經驗近20年的陳貞吟表示,腸胃潰瘍主要的兩大病因為幽門桿菌感染及使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幽門桿菌不但是導致腸胃道潰瘍的元凶,也會干擾營養素吸收,更可能誘發全身性免疫失調,產生免疫失調的相關疾病;而非類固醇類藥物則會抑制T細胞免疫力與營養吸收,導致營養失衡與免疫力下降。

陳貞吟指出,一般人罹患帶狀疱疹90%會在一個月內痊癒,但有10至20%會變成慢性神經痛,尤其是年紀越大者比例越高,藉由研究結果發現,腸胃道問題與罹患帶狀皰疹有密切相關,未來可望透過藥物與營養素併用,提升治療成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陽光基金會為鼓勵顏損及燒傷學子克服逆境努力向學、勇敢追夢,設立「陽光獎助學金」,得以鼓勵、肯定燒傷顏損學子在學業及才藝上的優秀成果,至今提供服務逾2萬人次受獎;今年度並首屆增設「金楷模」獎項,自全台選拔十名學子肯定其不因受傷、疾病等逆境,以正向態度面對生命考驗,展現自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發現,門診不只一位糖尿病患者在返診追蹤時,發現原本控制得當的血糖增加許多,在仔細詢問下才得知,因為釋迦正對時,患者誤信了坊間流傳「吃釋迦能降血糖」,甚至能治療糖尿病的傳言,因此這幾位糖友們不約而同地都吃掉完整一顆釋迦,才導致血糖失控。釋迦營養價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風找到提早預防的關鍵了!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基因疾病研究團隊在超過十年的努力下,發現NOTCH3基因上的R544C突變是台灣人特有的腦中風基因突變,且約百分之一的民眾皆有此基因突變,因此透過基因檢測NOTCH3 R544C突變,就能在還沒有發生中風時找到是否帶有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1名85歲的爺爺因為發燒、在家暈倒,被家人送醫急診,用抗生素、強心劑急救後送進加護病房觀察,並發現爺爺有尿失禁現象,尿液從膀胱不斷滲出,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爺爺的攝護腺已有150公克,是正常的5倍大,因尿道堵塞導致膀胱內積存近2,000c.c.尿液,用尿管將尿液導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