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道、過敏全方位保健 陽明生醫教你如何挑選益生菌

文.陽明生醫

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益生菌牌子多達三十幾家?為何會有這麼多生技公司出產一系列的益生菌產品?這是因為現在的醫學與科技,已經證實了益生菌醫學是未來保健的趨勢,在人類健康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於人體內有多達上千億個細菌,而健康的維繫來自於體內微生態的平衡,人體有70%的免疫系統都在腸道,由益生菌族群調節維繫,對於營養素的轉換與吸收,也是由益生菌來作用。

而人體中對於腸道生態改變最敏感的構造就是大腦,當感受到壓力、焦躁的時候,大腦的反應會影響到腸胃,造成胃痛,甚至上吐下瀉,因此,腸道的健康與益生菌的作用已成為最新的保健養生研究話題。

過度使用抗生素 削弱腸胃道功能

腸道 過敏全方位保健 陽明生醫教你如何挑選益生菌

現代人因為食用大量的加工物品,以及食安問題,加上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削弱了腸道的功能,造成各種健康問題,許多以前不常見的疾病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蔓延到孩童身上。

尤其台灣人更習慣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疾病,但是大家都知道,治病要能治本,抗生素只能暫緩症狀,而越早使用抗生素的兒童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因而造成各種不良反應,例如:注意力缺失症、藥物過敏反應以及消化道疾病等等,這是因為抗生素無法分辨好菌與壞菌,因此在殺死壞菌時,也把體內的有益菌一併殺死了,腸道缺乏好菌的保護與消化作用,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便會出現問題。

舒緩失智症 調節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益生菌對人體的益處,國內外學者專家已經有多方研究:

布魯奈克博士在《益生菌是最好的藥》這本書中,提到益生菌能夠改善人體的幾大問題:

(1)益生菌可以製造防禦物質,打擊癌症。

(2)益生菌能夠調配人體內的膽固醇,成為能有效對抗冠心病的武器。

(3)腦部方面,益生菌能修復腸漏,並具有排毒功效,為自閉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此外,益生菌還能舒緩失智症,世界上幾個著名的長壽村,據了解,居民便有長期食用益生菌的習慣。

(4)腸胃道疾病方面,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乳糖不耐症、腸躁症。

(5)益生菌能根治、調節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各種疾病。

緩解大腸急躁症 控制膽固醇

蔡英傑教授則在其著作《腸命百歲》中提到:嬰兒期的腸道菌群品質,影響一輩子的免疫平衡發育,以及用益生菌來緩解大腸急躁症,已經是一般專科醫師的常識。

美國紐約心臟血管健康暨長壽中心的首席醫學指導員Frederic Vagnini醫師則是提出:補充益生菌能夠有效維持最佳的心血管健康,規律補充益生菌還可控制膽固醇,使多餘的膽固醇能夠排出,同時避免降膽固醇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從以上各專業醫學人士的論述可知,益生菌多方面的保健效用已獲得現代醫學的證實。

陽明生醫專利益生菌 發酵菌數10的12次方

台灣的一流人才大量集中在醫學與生物領域,因此台灣早已擁有世界級的益生菌研發尖端技術及成熟產業,而陽明生醫團隊是由中研院、農科院動科所、國立著名大學數十位碩博士,以及強生實驗室通力合作,是國內微生物領域中少數擁有成熟技術與專利益生菌的公司。

市面上有各種形式的益生菌產品,包括膠囊、晶球,以及各種包埋技術等,因為益生菌要有效,就一定要能通過胃酸及膽鹽的嚴酷考驗,也就是吃進體內的是「活菌」,才能真正在腸道發揮作用。

陽明生醫在20年前就已投入益生菌領域,除了擁有台灣最完整的益生菌菌種資料庫,且在多年不斷的菌種對比下,挑選出能自體產孢,無須任何包埋技術,經過食工所(FIRDI)檢驗,能在攝氏70度溫度下百分之百存活,不會被人體溫度所破壞,真正到達腸胃,發酵菌數更是高達10的12次方,為一般乳酸菌的千倍之多,是最具開發與應用價值的優勢菌種。

※理財周刊82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跨越520 旋空待變
◎理財我最大>古法釀造科學管理 涂靖岳讓一甲子家傳醬油愈陳愈香
◎洪寶山發行人語>新政府新契機
◎莊孟翰會客室>探索房市景氣的「20個為什麼!」
◎馬凱財金觀察>節儉惜物 要市場給助力
◎專訪立法委員蘇震清>農業守護神 蘇震清
◎時間密碼>今年獲利挑戰10元 潤泰全本益比才四倍
◎股昇翔起>法人認錯回補
◎未來事件簿>月線收上八一八二 六月中旬前作多
◎會計師談理財>公司獲利配股 現金好還是股利好?
◎財經學堂>從一八○元變成七百萬!葛瑞絲的故事可能在台灣複製嗎?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明(11/24)晚間11點中天綜合台《麻辣天后傳》播出主題「這些怪招包你生孩子?!女明星求子是真有其事還是旁門左道」,邀請藝人況明潔、郭昱晴、高伊玲(鴨子)、何嘉文、曾雅蘭分享求子經驗,其中演紅《麻辣鮮師》「萬老師」的郭昱晴保養得宜,卵巢功能相對年輕,連醫生都說她天賦異稟,41歲自然懷孕生下一子,...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製圖/吳紘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季節交替,除了惱人的過敏問題外,是否常常覺得喉嚨癢癢的,動不動就想咳嗽呢?出現這種症狀時,多數人會以「感冒」來處理,以為多喝熱開水,或是上藥房買個感冒藥就能徹底根治。但,你確定看似尋常的咳嗽、咳痰,真的只是一般的感冒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

閱讀詳情 »

天氣轉涼,許多人喜歡吃火鍋,暖身又暖心,但市售火鍋往往暗藏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陷阱,怎麼吃才能滿足口慾又兼顧健康?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提醒,建議民眾養成多吃「原食材」而非「加工製品」的習慣,一方面可以確保食材鮮度,同時也可以避免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此外,食材內容可以蔬菜為多、少點肉,就能兼顧飽足感與口腹之...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根據新英格蘭期刊的報導,在美國有2/3的人送進醫院的原因是因為不遵照醫囑,一年耗用的成本約美金1000億美元。這中間包括H.I.V.病患,高血壓患者,精神病患還有一些幼童病患(讓孩童乖乖吃藥有時是件困難的事)。 為了解決這問題,研究者研究許多策略,包括行為經濟學上的策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