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保健有訣竅 專家王輝明網路直播大破解

腸道保健有訣竅 專家王輝明網路直播大破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時也是我們的第二大腦,有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同時亦支配了包括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情緒因素,若腸道健康受損,可能導致過敏、氣喘,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增高。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免疫系統疾病、抑鬱、自閉症等,這些看似無關的病症,居然都有可能是因為腸道出問題所惹的禍!然而腸道要健康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好菌!好菌多才能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提升免疫力。

腸道不NG! 排便警訊別忽視!

台灣已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因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好菌逐漸降低,腸道功能跟著下降,導致排便情況改變;另外,隨著飲食西化、肉食主義,加上現代人運動不足、壓力大,這些也都是年輕族群常見便秘的原因。王輝明醫師說:「吃甚麼東西就排甚麼東西,腸道就像一面鏡子,腸道若健康,氣色自然就好,建議民眾可以從糞便顏色、形狀、氣味、次數等判斷腸道健康與否。」

甚麼是腸漏症? 情緒反應也跟腸道有關?

王輝明醫師指出,腸道與心理疾病關係密切,情緒也是由它來掌控,若出現精神症狀,例如全身不對勁、情緒不穩定、易怒、神經質、對工作失去興趣、注意力不持久集中、消極、缺乏活力,那你可能是罹患了腸漏症。建議平時攝取益生菌增加腸道內好菌數目,減少致病壞菌數,使腸道達到菌相平衡。

怎麼吃才有效? 補充益生菌是關鍵

隨著年齡的成長,老年人體內的好菌逐漸降低,到了70歲左右大約只剩下10%,要怎麼吃才能讓腸道健康?腸道保健專家王輝明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將於8月7日(一)下午1:00-1:30在「健康醫療網」FB粉絲頁。在直播節目中,王輝明醫師將會為大家解答更多常見的腸道迷思,並分享日常飲食該如何補充好菌,更會有互動遊戲抽好禮的活動!歡迎民眾熱情參與,有任何腸道保健相關問題,也可以線上提出,大家一起來討論!


腸道保健有訣竅 專家王輝明網路直播大破解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華碩連續登上美國《富比士》雜誌「全球最受信賴企業」排行榜;致力追尋科技創新,以成為數位新世代備受推崇的科技創新領導企業為品牌願景,產品類別橫跨主機板、顯示卡、筆記型電腦、智慧手機、螢幕、路由器及全方位科技產品解決方案,亦拓展電競、內容創作者及AIoT新領域等多元應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根據衛福部公布2019年國人死因排行榜前十名中,就有六種疾病與代謝失衡有關。健康5.0肥胖暨代謝研究中心蕭慎行院長在《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中指出,主要因現代人吃太多、動太少所埋下的危險因子,甚至已經導致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北市一名68歲婦女,平時無任何乳房症狀與不適,於今年3月接受每兩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署2D乳房攝影篩檢時,因其乳腺緻密且分布不均,導致醫師難以從影像中明確判別結果。經建議後,她進一步接受3D乳房斷層攝影,卻在細切影像中清楚地偵測到右側乳房內上方區域有一個0.4公分形狀不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