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是人體最大毒庫 五招幫您把腸毒清光光

你知道人體最先老化的器官是哪裡嗎?答案是腸道!便便是體內毒素的主要來源,如果便便形成後不能及時排出,會在腸道內釋放毒素,使腸內細菌環境紊亂,產生有害物質,更可怕的是,這些毒素還會透過腸肝循環系統流向肝臟,造成肝臟細胞的損傷,引發各種疾病的產生。因此,想要身體維持健康狀態,就必須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

腸道是人體最大毒庫 五招幫您把腸毒清光光

排便習慣健不健康,首先排便習慣要規律。不論是早上還是晚上,養成自己的排便生物時鐘是最重要的!就醫學的角度來看,每天排便1~2次都算是正常表現。但是如果2~3天才上一次廁所,就不太好了。最好能將將排便列為每天生活的例行公事,​​逐漸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導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不少人當有便意的時候,喜歡先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在去廁所解決。但是老是拖延排便的時間,就會破壞良好的排便習慣,使直腸反射蠕動能力變差,引起習慣性便秘。所以對於有便秘困擾的人來說,只要出現便意,哪怕很微弱,都不可輕易錯過。

另外有些人上廁所時喜歡放空發呆、看報紙、玩手機。你知道嗎?在大腦和腸道間有一個神經連線叫腸神經系統,腸道上的神經能引起排便反射。如果思慮過度就會抑制排便反射,久而久之便便就不容易排出來。專家建議,最佳排便時間應該控制在3~5分鐘以內,所以下次上廁所的時候還是專心一點吧。

五招幫你養成固定排便好習慣

1.每天固定時間上廁所
固定排便時,是保持腸道健康的第一步。最佳排便時間,是早上。

2.中醫按摩來幫忙
晚上睡覺前,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對於排便也會很有幫助。

3.每週至少運動三次
排便是通過腸道蠕動來完成的,如果身體活動力不足,腸道蠕動力就會降低。特別是腹肌無力時,就容易發生便秘。所以加強腹肌鍛煉非常重要,增加腹壓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功能。同時還要盡量避免久坐。

4.多吃蔬果
可以使糞便的體積、重量增加,並且刺激腸道的蠕動,又因為含有水分,會使糞便軟化,有利於排便順暢。所以蔬菜、水果、全穀物跟粗糧要多吃。

5.補充益生菌跟水果酵素
益生菌跟水果酵素可以幫助維持腸道正常菌叢,清除會產生毒素的有害菌,並幫助腸道將毒素排出體外。除此之外,促使腸道蠕動,使腸道恢復正常運作能力,從根本改善便秘問題。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759-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4歲張小妹反覆頭痛長達一年多,頭痛像脈搏一跳一跳的痛,平常也會兩側頭痛。頭痛發作時合併視力模糊、畏光、暈眩、耳鳴、噁心,常常需要臥床休息,影響正常作息,以至被迫辦理休學。患者媽媽是偏頭痛病患,張小妹也被診斷為偏頭痛。一年前因劇烈頭痛和暈眩住進臺南市安南醫院兒科病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達文西機械手臂在治療心臟微創手術上,已有日新月異的突破,尤其能有效治療包括心臟僧帽瓣膜閉鎖不全、風濕病造成的瓣膜鈣化狹窄或心臟內神經不正常傳導造成的心房顫動等;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鄭伯智指出,透過10倍的影像放大鏡頭,能輕易操作高能量導管,讓患者心跳恢復外,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體重182.7公斤的32歲男子,為了走上紅地毯決心減肥但都失敗,最後接受胃繞道手術,輕鬆甩掉了63公斤,澄清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吳明哲表示,這項手術直接讓胃變小,降低食量又不影響健康,對病態性肥胖的患者有較好的減重效果。 停吃減肥代餐又復胖 BMI值高達55.8的男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有281萬名,等於是不到10人就有一位是高齡者。為提供長輩多元的照顧服務,伊甸基金會與悠遊卡公司攜手合作,推出限量「永不放棄悠遊卡」。伊甸北投耆福老人中心居服督導李孟峻與服務的長輩特別出席響應,邀請社會大眾共同認捐響應,一起支持伊甸「長者服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