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腹腔癌症熱化療 癌末患者一線生機

腹腔癌症熱化療 癌末患者一線生機

腹腔癌症熱化療法,將可提供癌末病人一線生機。(圖/萬芳醫院提供)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癌症末期,當其他治療都束手無策時,腹腔癌症熱化療法(洗肚子),將可提供病人一線生機。一位胃癌末期的病人,被診斷出來時,醫師判斷只有半年可活,為了與癌症病魔一搏,他在萬芳醫院謝茂志副院長的建議下,採取腹腔切開手術,將癌症腫瘤切除,再配合腹腔熱化療法,結果,癒後超乎預期,至今,病人已存活十年,完全推翻當時只能存活半年的判斷。


謝茂志副院長表示,腹腔內癌症的腹膜轉移,在臨床上很常見,以往病人發生腹膜轉移的情況,癒後非常不好,往往判定只有幾個月的存活期,過去這方面的治療效果也不好,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無法有效達到腹腔裡面,症狀無法改善。


三十多年前,醫學界嘗試用熱水灌注在癌症病人腹腔內來治療腹腔內癌症腹膜轉移;隨後,又有醫師將化療藥物加入熱水灌注在病人腹腔內,結果收到不錯療效,延長末期癌症病人的存活時間,這種瘤法為絕望的病人帶來一線生機。


謝茂志副院長是台灣首位引進這項癌症熱化療的先驅,從2000年至今,在萬芳醫院已經完成400多個案例,居國內之首,病人治療成效都不錯,平均可延長腹腔癌症末期病人一年到數年存活期。


謝茂志指出,這項療法並不適用在每個癌症,多數臨床應用於闌尾癌、大腸癌、胃癌、卵巢癌、惡性間皮瘤等,通常他都會嚴格篩選,能夠有治療成效的腹腔癌末病人才會建議使用這個最後對抗克服病魔的殺手鐧。


謝茂志副院長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一位十多年前女病人,她是空服員,40歲罹患末期胃癌,並且轉移到卵巢,當時研判活不過半年,但是,她剛生下女兒,為了要跟孩子能多相處一些時間,她拜託謝茂志採用各種療法延長生命,希望孩子能對她留下印象,於是,他採用剛從日本學會的腹膜剝離和腹腔熱化療法,雙管齊下,花了14個小時在手術房,把所有癌症侵犯部位切除,再配合熱化療法,終於讓她存活下來,陪孩子一起成長,三年後,癌細胞轉移到心包膜,心臟沒有辦法加熱,最後病人死於心臟衰竭,這位媽媽最終沒有遺憾,因為她看到孩子成長到三歲,讓孩子心中有媽媽的印象。


由於謝茂志大力推動腹腔癌症熱化療法,如今,台灣許多醫院都跟進,展開臨床對末期腹腔癌症患者的治療,並引進熱化療的機器,造福許多本來來日無多的末期腹腔癌症病人,讓他們生命得以延續。
 

 

相關推薦

猜猜看,牙齒矯正要幾年才能完成呢?兩年、三年?很多人聽到這裡就開始心生猶豫,但假設今天有機會在半年內完成矯正療程,你會如何決定?百聞不如一見,這次就讓我們透過國際級隱適美矯正大師邱琬棋醫師的得獎案例,一睹「隱形輕矯正」是否真能夠用半年的時間打造令人滿意的微笑曲線!     這次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不但全台遍地多點開花,且又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及152例境外移入(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單日新增87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36萬人口將進行「類普篩」,引發外界對過去一向持反對普篩立場的指揮中心的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強調,過去不做是因為材料的精確度還不夠,而這一次基隆「類普篩」也不是要找感染源,而是要圍堵,如果試辦效果好,未來再有區域性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再度「多點、不明」大爆發,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中央喊話,共存跟清零已經到了交叉點,政府該做選擇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強調,目前還沒有到放棄清零的決定點,但他也說,走向共存這是一個趨勢,如果染疫率超過2成, 你也不得不共存。 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