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退化成O形腿 這樣治療成功緩解疼痛

膝關節退化成O形腿 這樣治療成功緩解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吳先生本來是家庭幸福的退休族,但膝關節退化卻常作怪,輕則內側刺痛無法開心散步,或是紅腫痠痛影響日常生活。這幾年越來越呈現O型腿,在門診檢查後,確認關節退化內翻超過10度,經醫師評估後,接受矯正手術,出院後例行回診復建,現左腳已經是正常直線並可同時恢復正常行走,甚至掛香時還能做蹲踞動作,解除病人害怕膝關節術後活動角度受限疑慮。

人工關節彎曲角度有限制

收治此病人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張伯羣說,大部分膝關節的退化變形都是從內側關節面開始,隨之而來是逐漸的內翻變形及行走困難。過去針對膝關節退化,除了保守治療吃藥、復健及休息外,往往只剩更換人工關節為最後手段。

不過,置換人工關節是破壞性的手術,係將膝關節原有軟骨及韌帶切除,用金屬覆蓋後,中間附加墊片,讓植入物替代原有關節的功能。然而人工關節除了墊片磨耗有年限外,彎曲角度要超過120度相當不容易,此外感染風險也要注意。

HTO是膝關節退化的另一選擇

其實,中後期的膝關節退化,如果只有內側關節面的磨耗,不一定得接受人工關節置換,HTO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High tibial osteotomy)也是另一個選擇。張伯羣醫師指出,HTO手術可保留住所有關節面的軟骨韌帶,只在關節下方開一個缺口,把一小塊骨頭補進這個缺口,最後上下兩端用鋼板固定好,把內翻矯正成直線,能讓上半身的重量平均的分佈在膝關節左右。

張伯羣醫師進一步指出,手術後用時間讓骨頭好好癒合,助行器保護一至二個月後即可恢復一般行走,關節處因重力平均分布而疼痛改善。手術效果可保護膝關節本身的軟骨磨耗,進而大大拖延往後可能更換人工關節的時程,根據大部分研究資料顯示,平均可達十年以上。矯正手術的成本比人工關節手術還低,失血量也較少,疼痛指數較低,術後彎曲的角度會比人工關節還靈活,也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

年輕病人可考慮HTO 

張伯羣醫師提醒,HTO高位脛骨截骨矯正術有諸多好處,但並不是萬能,如關節磨耗變形太嚴重,體重過重,或抽菸影響骨質的族群,就不太適合施做。對於50至65歲相對年輕的病人來說,膝退化變形如只影響單一關節面,體重適當同時體力良好,且不抽菸的病友,可考慮以截骨矯正來取代人工關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茹素不僅是潮流趨勢,更是促進健康的最佳方式。農曆七月到,民間的「鬼月」,在佛教中卻是很特別的孝親與吉祥月,大林慈濟醫院維持多年的傳統,選定本月25日晚間在醫院大廳舉辦祈福會,在獻燈、果、花中揭開序幕,莊嚴的供佛儀式後,由營養師們以逗趣的小品分享「蔬食健康吃」的觀念。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許多防疫專家擔心,入冬之後,進入流感季節,罹病後症狀與新冠肺炎類似,臨床上很難在第一時間區分,恐增感染風險,所幸羅氏研發出1款檢驗儀器,可在短時間內分辨病患感染流感或是新冠病毒。 對此,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為新冠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有多久沒有陪伴孩子讀書了?或者您只是讓書本陪伴孩子而已?有家長指出,孩子都二歲了,表意能力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單字,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比」的,不喜歡開口說話表達想法,直到加入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慧如醫師創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才在其中找到了「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詳情 »

等紅綠燈就想睡 整天虛累累當心虛勞上身 工時過長、身心操勞,許多上班族往往有疲倦問題,甚至連等紅綠燈也會因為太過勞累而睡著。中醫師提醒,長期「虛勞」可能造成身體過度耗損,新光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奎祐指出,不少人有慢性持續性疲勞問題,想要解決「虛累累」的狀況,應先區分是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或是過度操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