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臉頰疼痛 到底是牙痛還是三叉神經痛?

臉頰疼痛 到底是牙痛還是三叉神經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34歲男性,兩、三個月以來左邊臉頰疼痛難受,每次痛30秒到1分鐘,一天可能痛50~60次,不管是刷牙、講話、吃東西都讓他痛苦不已,一開始以為是牙齒痛,但經過多位牙醫檢查都沒有問題,最後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認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醫師先給予藥物治療,但患者仍感覺疼痛,因此為其安排減壓手術,從耳朵後面開約5公分的傷口,找到被血管卡住的神經,再用特殊的棉絮隔離,使壓迫處可以被隔開,術後患者恢復狀況良好,一星期即出院回家,休息幾日就返回工作崗位。

好發於50~60歲長者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李振培醫師表示,三叉神經是最粗大的腦神經,從腦部向下延伸,分成感覺神經根與運動神經根,感覺神經再分成三支周圍神經分佈到顏面,主司臉部表淺感覺。

三叉神經痛即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壓迫而造成短路所致,原因包括有血管或腫瘤壓迫、血管病變以及退化性疾病等。好發族群以50~60歲以上長者較多,由於年紀大導致血管慢慢扭曲,而影響神經所致,少部分年輕患者則是因本身蜘蛛網膜曾經發炎而造成神經較緊且沾黏的現象。

與牙痛症狀相似

三叉神經痛和牙痛的症狀非常相似,一開始很難分辨,因此李振培醫師建議先找牙醫確認是否有牙齒問題,曾有病人單側上下排的牙齒都被拔光,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所以,選擇可信賴的牙醫先做判斷非常重要。

50~60%因血管壓迫神經

若排除牙齒或臉部五官的問題,即為單純的三叉神經痛,50~60%的患者是因血管壓迫到神經而引起的疼痛,少部分則是血管病變或長瘤,通常會先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找出發生的原因對症治療。

先以藥物治療

排除長瘤和血管病變因素而造成的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會先給予藥物治療,若可減緩疼痛只要持續服藥、定期追蹤即可,但疼痛若無法解除或不適應藥物的副作用(如:暈眩),就建議以減壓手術來處理,術後復原期短且復發率也低。

先確認疼痛原因 才能正確治療

由於三叉神經痛無預防方式,因此李振培醫師建議當症狀發生時一定要先確認疼痛的原因,才能正確治療,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農曆過年是團圓的好日子,但是連續假期的暴飲暴食或喝酒加上不規則的生活作息可能會讓腸躁症找上門。由於連續假期的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嚴重甚至伴隨肌肉痠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還有特別是高油脂的食物加上酒精容易導致結腸收縮與腸痙攣而產生腹痛和腹瀉等狀況。 暴飲暴食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朋友也會有「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甚至有時候出現在新生兒或嬰兒時期。爸爸媽媽們如果被告知自己的小孩有心律不整,往往會很擔心。不過心律不整是一個統稱,若出現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頻脈)、心跳過慢(緩脈)都稱之為心律不整。有的良性心律不整可以很單純,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有的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年節菜色少不了增添喜氣的魚料理,不過魚刺總是難以挑乾淨,不論是細小的刺或是長達2公分的刺,不小心吃太快總是會刺傷喉嚨。過去曾有年輕的醫師連值了多年春節急診,處理多起魚刺卡喉嚨的案例,成為夾魚刺專家。而台灣位處海島國家,民眾普遍愛吃海鮮,讓蝦殼也成了新的卡喉嚨障礙。如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0歲女性寵物美容師,主述雙手腕出現酸麻疼痛不適感,因症狀加劇、半夜會麻醒已有2個月。個案於職業醫學科門診,接受評估檢查雙手無明顯魚際肌萎縮現象,理學檢查:Phalen’ssign(斐倫式試驗法)及Tinelsign(提內耳氏徵象)皆為陽性反應,同日轉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