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臉頰疼痛 到底是牙痛還是三叉神經痛?

臉頰疼痛 到底是牙痛還是三叉神經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34歲男性,兩、三個月以來左邊臉頰疼痛難受,每次痛30秒到1分鐘,一天可能痛50~60次,不管是刷牙、講話、吃東西都讓他痛苦不已,一開始以為是牙齒痛,但經過多位牙醫檢查都沒有問題,最後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認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醫師先給予藥物治療,但患者仍感覺疼痛,因此為其安排減壓手術,從耳朵後面開約5公分的傷口,找到被血管卡住的神經,再用特殊的棉絮隔離,使壓迫處可以被隔開,術後患者恢復狀況良好,一星期即出院回家,休息幾日就返回工作崗位。

好發於50~60歲長者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李振培醫師表示,三叉神經是最粗大的腦神經,從腦部向下延伸,分成感覺神經根與運動神經根,感覺神經再分成三支周圍神經分佈到顏面,主司臉部表淺感覺。

三叉神經痛即是三叉神經在腦幹根部被壓迫而造成短路所致,原因包括有血管或腫瘤壓迫、血管病變以及退化性疾病等。好發族群以50~60歲以上長者較多,由於年紀大導致血管慢慢扭曲,而影響神經所致,少部分年輕患者則是因本身蜘蛛網膜曾經發炎而造成神經較緊且沾黏的現象。

與牙痛症狀相似

三叉神經痛和牙痛的症狀非常相似,一開始很難分辨,因此李振培醫師建議先找牙醫確認是否有牙齒問題,曾有病人單側上下排的牙齒都被拔光,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所以,選擇可信賴的牙醫先做判斷非常重要。

50~60%因血管壓迫神經

若排除牙齒或臉部五官的問題,即為單純的三叉神經痛,50~60%的患者是因血管壓迫到神經而引起的疼痛,少部分則是血管病變或長瘤,通常會先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找出發生的原因對症治療。

先以藥物治療

排除長瘤和血管病變因素而造成的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會先給予藥物治療,若可減緩疼痛只要持續服藥、定期追蹤即可,但疼痛若無法解除或不適應藥物的副作用(如:暈眩),就建議以減壓手術來處理,術後復原期短且復發率也低。

先確認疼痛原因 才能正確治療

由於三叉神經痛無預防方式,因此李振培醫師建議當症狀發生時一定要先確認疼痛的原因,才能正確治療,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女2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其中4人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案389至392)、1人(案393)為案384家人。海上孤兒公主號 返台7人4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案389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會選擇安樂死還是安寧療護?這是不少人最終的課題。一位66歲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的女士,由於已到末期狀態,四肢、軀幹肌肉及呼吸肌肉,都失去力氣,在成大醫院安寧居家團隊照護期間,引導病人及家屬進行生命回顧、調整症狀用藥、進行舒適護理、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1歲Ben騎機車「犁田」了,急診醫師說要接受清創。46歲何小姐小腿上有一個數月還不好的傷口,整形外科醫師也說明需要清創。60歲邱先生因為周邊血管疾病導致足部組織壞死,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也說要清創。安南醫院整形外科王冠智醫師表示,目前「清創」已是全世界醫師所公認之傷口處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高雄報導】雷射近視手術可矯正視力,為了甩掉厚重眼鏡,愛美的民眾趨之若鶩,但卻對於術後乾眼問題相當煩惱。眼科教授指出,民眾若術前就有乾眼問題,術後會使症狀雪上加霜。建議可找眼科醫師透過脈衝光等方式改善乾眼症,以免眼睛太過乾澀造成視力模糊、降低雷射手術療效。   國人對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