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我檢測腎功能 把握「泡水高貧倦」五字訣

自我檢測腎功能 把握「泡水高貧倦」五字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病在台灣名列十大死因第九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高達12%,但許多病患卻不知道自身有慢性腎臟病。彰基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指出,腎臟病一旦演變到末期,就得仰賴洗腎以維持生命,這也是目前健保局支出最多項目,目前已約有9萬人接受透析治療,且每年仍持續增加逾萬名病患得接受此治療。

腎臟病初期難發現 定期檢查是關鍵

事實上,初期腎臟病因未有任何症狀,導致患者容易忽略疾病,因此定期接受檢查仍是關鍵。蔡俊傑醫師表示,民眾可透過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五種情況作為自身腎功能的初步自我檢測,其中有慢性疾病患者可透過健保局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讓醫師提供病患檢驗肌酸酐及蛋白尿以提早找到慢性腎臟病,並加強慢性疾病治療延緩腎功能惡化。

40歲以上及65歲把握免費健檢 及早發現是否罹腎臟病 

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說明,隨著國內人口老化及三高族群增加,慢性腎臟病防治行動需著重全民運動、民眾教育、篩檢腎病危險群及醫療及早介入優化照護,其中40歲以上及65歲的民眾可藉由3年1次及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是否有罹患腎臟病,尤其三高患者屬於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定期看診服藥,都可早點發現、早點治療。

末期腎臟病前期照護計畫 助腎功能差患者完整治療

此外,若為腎功能較差病患,健保局也希望病人接受末期腎臟病前期照護計畫,幫助患者能接受更完整治療。彰基腎臟內科主任邱炳芳醫師強調,響應2022世界腎臟日,彰基醫學中心也積極參與台灣腎臟醫學會所發起得愛腎護腎活動,並配合健保局大數據資料,當醫師要開立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等可能惡化腎功能藥物時,可提醒醫師該病人的腎功能較差,評估是否調整用藥,為民眾健康腎利人生把關。

【延伸閱讀】

預防腎臟病 「這幾個生活原則」不可不知

吃錯止痛藥當心洗腎! 專家解析「服用止痛藥原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baidu)根黃瓜激發8大神奇功效 黃瓜清脆爽口,是不少人開胃的首選。黃瓜成分中96%是水分,能祛除體內餘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不過,你可別小看它,黃瓜的功效可是非常多的。1。順發亮甲黃瓜中的硅可使頭髮更順,指甲更亮更結實。而黃瓜中的硫還有利於刺激頭髮生長。2。美容護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很多上班族喜歡把豆漿作為早餐的選擇之一。的確,豆漿營養非常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豆漿是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缺鐵性貧血、氣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但是在喝豆漿​​時需要注意以下6點,否則可能會有損健康。 圖片來源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很多人喜歡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十一個月大的可愛女娃婷婷,愛笑的她,卻得面對因早產造成的健康問題。小小的身軀曾依賴著保溫箱活命,在這一個月裡,她努力地大口呼吸,好不容易脫離了危險期。然而在命運的捉弄下,婷婷近期又因腦部病變而導致下肢發展不全,甚至可能影響智能發育。每周密集復健所帶來的疼痛,讓婷婷哭鬧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下簡稱CML)是第9、22對染色體轉位,產生致癌基因(BCR-ABL),導致血液或骨髓內不正常的白血球過度增生,進而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的惡性疾病。台灣每年約有200例新增病例,症狀包括脾臟腫大、貧血、疲累、食慾不振等,不過,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沒有明顯症狀,是健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