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新選擇 解析「射頻熱凝療法」

下背痛新選擇 解析「射頻熱凝療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因缺少運動、姿勢不良、體型肥胖或勞動因素(例如經常彎腰搬重物)等,造成下背部組織疼痛(泛稱下背痛)。據統計,約有八成的人有下背痛經驗,多數經適當休息可緩解,少數需要仰賴藥物、物理或手術治療,極少數在治療無效後會演變為慢性疼痛。

下背痛有問題 醫師先診斷

食藥署指出,常見下背痛的原因有肌肉韌帶拉傷、椎間盤突出、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僵直性脊椎炎等,需藉由醫師詢問病史及臨床理學檢查,必要時輔以影像學或電生理檢查。

症狀輕者通常會以保守物理療法或藥物進行治療;嚴重者可由醫師評估後,透過外科手術或射頻熱凝療法來緩解下背痛症狀。

射頻熱凝療法 緩解疼痛低傷害

食藥署說明,射頻熱凝療法是以射頻熱凝產生器搭配特殊的侵入式電極針,在X光影像的引導下到施行部位後,藉由儀器內建的神經刺激儀定位,設定不同的時間、能量、溫度等參數,將射頻能量傳導至電極針末端,產生電磁波以進行射頻熱凝,使神經對疼痛感覺鈍化,達到緩解疼痛的療效。優點是電極針不會產生高溫、不易傷害組織,且療程較短。

不過,射頻熱凝設備屬於醫療器材,上市前須經過食藥署審查,確認其安全及有效性始核准。

【延伸閱讀】

8旬嬤長年腰椎滑脫下背痛 行走困難最多撐3分鐘!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當心退化性脊椎病變! 醫說明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是女性好發率第一名癌症,在治療上往往脫離不了化療,也讓許多病患往往難以承受治療痛苦。中榮嘉義分院一般外科黃尉翔主任表示,隨著醫療逐漸進步,臨床上近一半乳癌病患能免去化療痛苦,其中部分轉移性第四期乳癌病人,也可以不需要化療就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60歲女骨折意外發現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最為常見,不僅人數逐年增加,也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陳韋廷醫師表示,冠狀動脈阻塞又稱狹心症,也就是俗稱的心包油,主要因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長時間因膽固醇累積,造成不規則粥塊脂肪,導致動脈硬化及堵塞,促使心肌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不小心跌倒,怎會這麼嚴重?」70歲黃阿嬤為骨鬆患者,日前在浴室上廁所時,不慎摔跤,倒地不起,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檢查發現,腰椎及其他多處骨折,必須長期臥床,還可能面臨嚴重失能風險。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骨質疏鬆症位居我國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排行榜第4名,因骨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熱愛運動的張先生因疫情暫停運動,趁連假之餘來趟北海岸鐵馬之旅,沿著海岸線騎一整天的單車,回家後痠痛認為是運動後的正常現象,不以為意,數天後仍無緩解,與妻子親熱時,竟發現小弟弟無法正常站起,驚覺事態嚴重趕緊就醫。就醫發現因運動過度傷到骨盆底肌肉及薦椎神經,在中醫調理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