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0歲阿嬤摔跤骨折! 罹患骨鬆骨折風險達5成輕忽不得

70歲阿嬤摔跤骨折! 罹患骨鬆骨折風險達5成輕忽不得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不小心跌倒,怎會這麼嚴重?」70歲黃阿嬤為骨鬆患者,日前在浴室上廁所時,不慎摔跤,倒地不起,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檢查發現,腰椎及其他多處骨折,必須長期臥床,還可能面臨嚴重失能風險。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骨質疏鬆症位居我國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排行榜第4名,因骨鬆引發髖骨骨折發生率,則在亞洲區排名第1,不少長輩必須長期臥床,死亡率更達2成2。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說,台灣每3名50歲以上的女性中,就有1人罹患骨鬆,骨折風險高達5成,但不少年長者輕忽骨鬆骨折危機,直到意外跌倒而骨折就醫,但需持續復健,還可能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黃駿豐表示,骨質疏鬆症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特別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加速骨質流失速度,成為骨折高風險族群。


黃阿嬤就是典型個案,不慎跌倒就造成嚴重骨折,臨床顯示,骨鬆嚴重患者骨折機率極高,跌倒時,手掌撐地,就骨折。一彎腰,或是提重物,甚至搭公車時,車子震動過巨,也可能導致腰椎骨折。


黃駿豐表示,骨鬆患者如能及早發現、持續治療,骨折機率便會逐漸下降,中老年人如有駝背、變矮或下背疼痛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至醫院接受骨密度檢查,目前檢測以「雙能量放射線吸收測量法」為主。


在治療方面,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可分為「對抗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等2大作用,傳統藥物多屬單一作用,現在已有對抗骨質流失、促進骨質生成的雙機轉藥物,有效降低骨鬆骨折住院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民眾應將骨鬆視為慢性疾病,規律回診、持續用藥,如果自行停藥,中斷治療,骨折機率將比治療之前還高。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衛福部放寬骨鬆藥物給付標準,不要只限於骨折患者,應該防範於未來,讓已經確診骨鬆者也能提早用藥,才能避免骨折意外,造成家庭及社會的沉重負擔。


更多NOW健康報導
▸子宮肌瘤造成女性不孕 手術治療選擇多防沾黏助添好孕
▸牙周病患感染新冠重症率將近9倍 牙齒鬆動恐為時已晚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委託世新大學鍾起惠教授團隊進行15歲至49歲青壯年族群對電子煙之認知態度網路調查,共計1,068位參與。結果顯示電子煙使用率為5.5%,但其中有44.6%的使用者不清楚電子煙的煙油多數含有尼古丁成分。然而食藥署抽驗市售電子煙油,近9成都含有尼古丁,縱使不含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33歲的蔡先生,腰酸背痛好幾天、排尿不順,因行動不受影響,所以沒多加注意,日前半夜突然嚴重下背痛,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就醫。長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朱彥澤醫師檢查發現病患雙腳無力,核磁共振顯示膀胱變大,診斷病患為因椎間盤突出所引發的「急性馬尾症候群」,隨即安排緊急減壓手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新1期疫苗接種即將開始之際,又有1批新疫苗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16批BNT疫苗99.45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天底下沒有男人願意「40歲只剩一張嘴」!然而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很可能4、50歲就面臨性功能障礙的窘境,許多人以為是心理因素居多,「太累、沒感覺、前戲不夠」,但除了疾病因素外,許多人卻忽略了,其實勃起功能障礙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關係密切。 勃起障礙不只是心理因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