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自評抗中國疫情「守住第一波」 陳時中替政治人物發聲:媒體少堵麥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從中國爆發,一路掃向亞洲,現在更往歐洲、美洲、中東竄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6)日表示,台灣已經守住了從「中國掃到亞洲」的第一波,但在台灣不鎖國之下,未來面對病例越來越多的歐美,難保不會有第二波回流,台灣可能得面臨二面作戰的情勢。

另一方面,確診澳籍國際音樂家來台演出,波及國內8名記者也得居家隔離,陳時中也宣布,指揮中心記者會下周要重新安排座位,維持適當的座位距離,作為全國示範的規格,馬上就演練一下。

陳時中接著說,他不是要替政治人員講話,但希望未來媒體近距離「堵麥(記者聯訪)」能夠盡量避免,因為那是最快的,會不會染病,跟病毒接觸的距離跟時間有關,基本上個人的衛生跟環境的衛生,手摸得到的地方,要一直維持清潔。

陳時中表示,國內相關防疫手段一直在擬,新冠肺炎從中國掃出來到亞洲這一波,我們是守住了,但第二波往歐洲走,往美洲、非洲和中東走,台灣儘管目前新案例還是有,但相對增加速度低非常之多,他希望維持這樣穩定。

陳時中也示警,疫情可能從其他區域要掃回來了,國際交通是互相的,未來國境防疫不再是針對性,而是全球性,像澳籍國際音樂家一樣的案例一定會越來越多,如何維持台灣不鎖國,又能把守住,因此先前才會早早投入社區整備,以提早預備可能到來的一面對中國、一面又對國際的兩面作戰。

儘管中國近來確診數字似有下降,但陳時中直言不敢樂觀,指有可能是中國為拚復工所產生的數目字,以死亡數字來看,還不敢樂觀,但仍希望中國、亞洲相關疫情趕快穩住,這樣台灣只要一面作戰就好,但看起來沒有這麼快。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同病房3不同病室連環確診 北部醫院驚曝「床欄杆、床墊到馬桶」都測到病毒

確診澳音樂家在台行程一圖全曝光! 單獨吃飯全搭小黃、103人居家隔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什麼!這麼多年眼藥水都滴錯了!眼藥水原來不是直接滴在眼珠上的 ...給我開一盒阿莫西林,我最近牙疼,鼻竇炎也發作了,這款藥對我兩個毛病都管用。昨天,某藥店,一位中年男子正與工作人員交涉,在沒有醫院處方的情況下希望能買到這個處方藥。隨著大家對健康的日漸關注,不少家庭都有備小藥箱的習慣,一旦發生感冒、發...

閱讀詳情 »

  1、中毒 發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於誤食清潔、洗滌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殺蟲劑攝入。 急救辦法:如果患者已經神誌不清或是 ​​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並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麼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絕對禁止:直到症狀出現才叫救護車往往會延誤治療...

閱讀詳情 »

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喉嚨痛,一般人都是直接看醫生,其實,最好的治療法是第一時間以天然的方法進行舒緩。下列是喉科專家建議的8種值得嘗試的天然療法,能緩解喉嚨沙啞或一般的喉嚨痛。 1、溫鹽水漱口:先前研究發現,每日以溫鹽水漱口數次,可減輕喉嚨腫脹並沖刷口中粘液,有助於將刺激物或細菌沖洗乾淨。醫生建議,...

閱讀詳情 »

最近Google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技術,將能夠檢測疾病的奈米顆粒與腕帶式傳感器結合。這種奈米顆粒可以通過膠囊口服後進入病人的血液中,探測人體生化指標的輕微變化,來作為對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 目前還處於初步研發階段, 早期診斷是治療疾病的關鍵,許多癌症如胰腺癌,只有到了無法治癒且致命的時候才會被檢測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