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人工水晶體、人工膝關節,年紀一大,身體退化,可能必須更換「零件」,但各家醫院收取自付醫材差額費用不一。為此,健保署公告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8類民眾自付差額特材核定費用,自今年8月1日起,院所須照表核算費用,不得超收差額上限。


舉例來說,人工水晶體的健保給付上限為2,744點,民眾如果想使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健保核定費用上限是7萬8,627元,而醫療院所收費上限不得超過7萬5,883元。


至於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健保給付最多1萬4,099點,而原本價格較為昂貴的塗藥支架特材,核定費用為6萬7,200元,醫院收取差額上限則是5萬3,101元。


副署長蔡淑鈴指出,這次公布8大類特材,共8類計352項,包括人工水晶體、心臟瓣膜、治療淺股動脈狹窄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心律調節器、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


這些醫材有所謂的基本款,健保已有給付,但民眾如果選用使用特殊材料或具有特殊功能的醫材,因為費用較高,必須補上價差。


蔡淑鈴指出,目前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收費,是由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由醫院自行定價,但不同院所價格落差極大,有時價差甚至超過數倍,對於患者來說,相當不公平。


為此,健保署推出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簡化查詢頁面,民眾只要鍵入關鍵字,就能查詢各醫院自付差額,以利與診治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醫材。


由於部分特材品項在醫院未使用或未報價,因此健保「自費醫材比價網」披露261項,健保署最新調查發現,目前231項特材必須下修價格。


更多NOW健康報導
▸COVID-19台灣防疫關鍵決策網 展現我國公衛實力
▸夏日常見熱傷害 尤以熱中暑死亡率超過30%最嚴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漏尿有苦難言 婦科醫師教妳擺脫「溼」控人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小心「水星逆行」!2022年第1場水逆在14日開始,將持續到2月4日。大家都常聽說水星逆行,只要有點不順利,就先怪到水星逆行頭上。但實際上的水星逆行是什麼?各星座在這段時間會發生什麼事? 你知道什麼是水星逆行嗎? 「被古典樂耽誤的占星師」林緒煒解釋,「水星逆行」主要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本土疫情又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宣布,分別為46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高雄港群聚案+12 桃園暴增29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2例全部是港區內,工作或聚會場合的相關人員,不過其中1例家住台南,因與高雄港區的確診者(18533)共餐,因此案歸高雄港群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到了冬天就皮膚乾癢嗎?其實可能是「冬季癢」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方心禹解釋,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主要因保養方式不當所導致,又以小腿前側為最常病發部位,患者皮膚初期會變得乾燥且產生細小白色皮屑,後續開始有皮膚紋路,一旦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體重破百的43歲男子,近幾個月飯後老是腸胃不適就醫檢查,檢查發現竟然「膽汁都沒有了」!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對男子施手術時驚見他膽囊塞滿近5000顆膽結石!原來是男子長年偏愛葷食與炸物,才導致體內塞了那麼多膽結石。 長期吃炸物吃出5000顆膽結石 胃脹才發現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