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人工水晶體、人工膝關節,年紀一大,身體退化,可能必須更換「零件」,但各家醫院收取自付醫材差額費用不一。為此,健保署公告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8類民眾自付差額特材核定費用,自今年8月1日起,院所須照表核算費用,不得超收差額上限。


舉例來說,人工水晶體的健保給付上限為2,744點,民眾如果想使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健保核定費用上限是7萬8,627元,而醫療院所收費上限不得超過7萬5,883元。


至於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健保給付最多1萬4,099點,而原本價格較為昂貴的塗藥支架特材,核定費用為6萬7,200元,醫院收取差額上限則是5萬3,101元。


副署長蔡淑鈴指出,這次公布8大類特材,共8類計352項,包括人工水晶體、心臟瓣膜、治療淺股動脈狹窄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心律調節器、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


這些醫材有所謂的基本款,健保已有給付,但民眾如果選用使用特殊材料或具有特殊功能的醫材,因為費用較高,必須補上價差。


蔡淑鈴指出,目前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收費,是由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由醫院自行定價,但不同院所價格落差極大,有時價差甚至超過數倍,對於患者來說,相當不公平。


為此,健保署推出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簡化查詢頁面,民眾只要鍵入關鍵字,就能查詢各醫院自付差額,以利與診治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醫材。


由於部分特材品項在醫院未使用或未報價,因此健保「自費醫材比價網」披露261項,健保署最新調查發現,目前231項特材必須下修價格。


更多NOW健康報導
▸COVID-19台灣防疫關鍵決策網 展現我國公衛實力
▸夏日常見熱傷害 尤以熱中暑死亡率超過30%最嚴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漏尿有苦難言 婦科醫師教妳擺脫「溼」控人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目前國內莫德納疫苗缺口更大,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莫德納疫苗相對少,只剩約56萬劑,優先提供第2劑接種。 陳時中提醒,接種過第1劑莫德納疫苗的第1類到3類對象及孕婦,於8月11日之前前已間隔滿28天,務必在8月3日中午12時之前完成意願登記,「有登記才能預約到疫苗接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情方面,今天新增14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新增2例死亡。至於嘉義爆發鋁工廠群聚事件,共有11人染疫,疫情並未擴大。 ▲8月1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12例本土病例,7男、5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退休人士最怕就是生活失去重心,許多長輩因為沒有工作、兒女長大,突然之間不知道日子重心該擺在哪,每天在家看電視、發呆,容易使腦部退化,也加速失智症發作。台北仁濟院總院長,也是台灣老人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的李龍騰醫師指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歌唱有助增強肺功能,對於老年人來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8歲的王小姐,因為長期憂鬱症以及多次自傷在他院治療,雖然醫師有幫她多次調整藥物,也曾住院治療,但不是吃了有些副作用就是覺得效果不佳,經討論後決定試試重覆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簡稱rTMS),經過10次的rTMS治療合併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改善。憂鬱症臨床表現多元 1/3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