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人工水晶體、人工膝關節,年紀一大,身體退化,可能必須更換「零件」,但各家醫院收取自付醫材差額費用不一。為此,健保署公告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8類民眾自付差額特材核定費用,自今年8月1日起,院所須照表核算費用,不得超收差額上限。


舉例來說,人工水晶體的健保給付上限為2,744點,民眾如果想使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健保核定費用上限是7萬8,627元,而醫療院所收費上限不得超過7萬5,883元。


至於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健保給付最多1萬4,099點,而原本價格較為昂貴的塗藥支架特材,核定費用為6萬7,200元,醫院收取差額上限則是5萬3,101元。


副署長蔡淑鈴指出,這次公布8大類特材,共8類計352項,包括人工水晶體、心臟瓣膜、治療淺股動脈狹窄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心律調節器、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


這些醫材有所謂的基本款,健保已有給付,但民眾如果選用使用特殊材料或具有特殊功能的醫材,因為費用較高,必須補上價差。


蔡淑鈴指出,目前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收費,是由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由醫院自行定價,但不同院所價格落差極大,有時價差甚至超過數倍,對於患者來說,相當不公平。


為此,健保署推出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簡化查詢頁面,民眾只要鍵入關鍵字,就能查詢各醫院自付差額,以利與診治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醫材。


由於部分特材品項在醫院未使用或未報價,因此健保「自費醫材比價網」披露261項,健保署最新調查發現,目前231項特材必須下修價格。


更多NOW健康報導
▸COVID-19台灣防疫關鍵決策網 展現我國公衛實力
▸夏日常見熱傷害 尤以熱中暑死亡率超過30%最嚴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漏尿有苦難言 婦科醫師教妳擺脫「溼」控人生

相關推薦

(合成圖-圖片截自中國健康網 今日頭條)   蒜頭是很多家庭常備的辛香料,但有時買回的蒜頭在數週後就發芽了,可能有人會把發芽的蒜頭丟棄。認為「這東西沒法吃了」,其實發芽的蒜頭能吃而且研究顯示,發芽的蒜頭還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 一、發芽的大蒜更有益心臟健康 食用大蒜或服用含有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學測放榜,許多考生期待已久的成績出爐,但有學生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竟出現心悸、失眠甚至拉肚子等症狀;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邱姵寧指出,主要是因急性壓力反應或是環境適應障礙等因素,引起生理症狀,臨床上少部分個案又稱為焦慮性憂鬱症。 無法適應環境 誘發焦慮性憂鬱症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天氣多寒冷,許多人都會穿上發熱衣來抗寒,寒流來襲時,更是有人會穿上好幾件發熱衣,以及發熱褲,深怕一不小心就冷到了,導致感冒上身;然而,如果長時間穿著發熱衣與發熱褲,也有可能會因為悶熱,而使皮膚長出毛囊炎。 穿上好幾件發熱衣來抗寒大有人在 最近幾年,發熱衣大賣,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6歲吳小姐,白領上班族,體型纖瘦。最近出現右側下肢痠麻感覺,一路從臀部延伸到腳趾,擔心是腰椎退化。確診後發現,吳小姐上班長期坐辦公桌,偏好翹腳坐姿,使得梨狀肌長期受到拉扯,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教導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與簡單復健動作後,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