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閉症兒症狀不一 治療量身打造效果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治療自閉症必須量身打造!自閉症普遍有執著的問題,有些害怕某種聲音、有些只有唯一興趣,症狀嚴重者可能伴隨語言學習困難、精神疾病等。醫師指出,治療自閉症沒有一概而論的方式,必須量身打造,將過度的固執修掉,變成有用的能力,達到生活平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亮吟指出,治療自閉症首先應確認患者的症狀程度,經過完整評估,根據每個孩子的需求,打造專屬的治療模式,包括藥物治療、精神醫療,以及非傳統治療等。而對家庭照顧者來說,也應學習如何照顧。因此,通常需要家長及孩子一同接受治療。

「每個自閉症者都不一樣,需要個別的治療方式,」林亮吟表示,有些自閉症者的聽覺較敏銳,可透過音樂治療;有些對於聲音則太敏感,需要透過不同模式的治療方式,如藝術治療、舞蹈治療等;有些同時罹患精神疾病,如焦慮症、躁鬱症、憂鬱症、過動症,需要藥物治療緩和情緒。

林亮吟強調,治療目的是幫助患者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並培養生存能力,能過著一個比較平衡的生活狀態,建議家長一起參與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舒緩,進入後疫情時代,但面對防疫仍不能鬆懈,臺北榮民總醫院也善用資訊系統的力量,快速開發資訊系統,有效達到防疫效果。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曾基指出,儘管臨床工作緊繃,院內同仁仍持續針對疫情進行研究,發表論文數量已領先全臺,並彙整臺灣新冠肺炎研究論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負面情緒反應太過激烈,往往最容易因此猝發心血管疾病而有生命危險。中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余松年開發一個具生物回饋訓練功能的「即時情緒辨識系統」,能應用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居家日常照護,準確度超過八成,目前正和高醫大合作。負面情緒沒察覺 血壓飆升增危險性國外研究發現,近9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進入後防疫後期,除了響應新生活運動,防癌新生活也刻不容緩,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主要因人口老化加上不健康生活型態,導致罹癌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其中大腸癌、肝癌以及肺癌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前三位,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牛奶所提供的醣類和蛋白質,不僅能維持良好的健康,更能補充體能,尤其像是棒球選手更可透過牛奶補充所需的蛋白質; 「世界牛奶日」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邀請職棒選手林智勝一同分享攝取牛奶的好處,並教民眾利用乳製品,做出美味又營養的輕食和飲品。牛奶富含鈣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