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臺南市肥胖人口 超出全國平均

臺南市肥胖人口 超出全國平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從統計數據發現,臺南市的青少年肥胖率遠高於全國,包括12到17歲、18到64歲等族群,肥胖比率都超過全國平均。臺南市100年至103年「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資料顯示,40歲以上肥胖或過重比率為53.5%,代表40歲以上民眾,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是肥胖或過重。為改善民眾肥胖問題,臺南市各區組成致胖環境改善推動小組,希望能營造出健康的社區環境,進一步降低肥胖率。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全國肥胖比率中,6到11歲為28.6%、12到17歲為26.3%、18到64歲為42.7%。資料顯示,臺南市除了6到11歲的族群外,其他的年齡層肥胖比率都超越全國。對此,臺南市從101年至今,透過各區區長作召集人與各機關單位團體,成立改善肥胖環境的小組。

小組成立後逐漸發揮成效,臺南市「行動醫院、全民健檢」資料顯示,40歲以上者肥胖或過重比率,101、102和103年分別為53.95%、53.67%和53.07%。103年透過社區組織動員,改善了164個致胖問題,全市共減重99.9公噸。此外,對於幼兒、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問題,更視為解決重點之一,不僅推出積點活動,鼓勵學童走路上學,並透過辦理親子早餐「寶卡卡」低碳料理活動,呼籲家長為小朋友準備健康早餐。

今年致胖環境改善推動小組,開始進行致胖環境的評估和改善,重點在於學校周邊環境。教育局規定,校園內已不能販賣含糖飲料和零食,但仍出現學生帶含糖飲料進入校園,尤其是早餐的奶茶。對此,臺南市開始推動「學校周邊健康飲食輔導示範計畫」,選出一所示範學校,由營養師實地輔導示範學校周邊500公尺內的餐飲店推動健康餐飲或套餐,並標示熱量與六大類食物份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茲卡病毒延燒全球62國,國內3例茲卡病毒境外移入個案,都是外籍勞工;為此,疾管署與勞動署共同製作「茲卡病毒衛教卡」(簡稱橘卡),以英、印、越、泰等4國語言呈現,針對外勞入境國際機場時進行宣導。 62國有茲卡疫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目前全球至少有62國或屬地持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澱粉是醣類的一種,坊間流傳澱粉是造成肥胖的元兇,很多人怕胖就因此不敢吃澱粉,但身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為醣類、蛋白質、脂肪,其中醣類更是細胞的能量來源,因此不是不能吃澱粉類食物,而是要挑對澱粉吃!澱粉並非造成肥胖的主因,精緻醣類食物才容易使人發胖。 可樂、汽水、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除了飲食上所攝取的營養不足之外,可千萬別忽視腫瘤,因為腫瘤也有可能引起貧血;醫師提醒,當出現貧血問題時,應進一步查明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月經與痔瘡都會造成貧血 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世強表示,通常女性出現貧血,有可能是因為月經出血量太大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眼瞼黃斑瘤常出現在眼皮、手肘或膝蓋等部位,在眼皮上會呈現一塊黃色腫塊,導致原因不明,臨床上約占50%的患者會合併高血脂症,且以女性患者居多;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葉日貴指出,罹患年齡層以40至50歲間為主,部分患者多會誤以為是臉部沒有清潔乾淨造成。 眼瞼黃斑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