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與孩子宅在家防疫 家長「以身作則」養成健康生活

與孩子宅在家防疫 家長「以身作則」養成健康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防疫三級警戒,讓孩子們也宅在家,不過這時正是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從事健康生活模式的機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許多家長都會利用3C產品安撫幼兒,但根據國民健康署針對幼兒使用螢幕產品規範,包括2歲以下孩子不接觸3C產品為原則、2至3歲幼童使用時間建議控制在15分鐘內、3至4歲幼童使用時間建議不超過30分鐘,孩子4歲以後,使用螢幕產品時間1天不超過1小時,且每使用半小時後就得休息十分鐘,才能確保孩子眼睛健康。

正確協助孩子使用含氟牙膏 遠離齲齒問題

除了掌握孩子護眼原則,也要兒童齲齒問題,尤其久坐、缺乏運動下甜食飲料樣樣來,不僅可能造成肥胖,也可能埋下齲齒危險因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兒童含糖食物攝取頻率、含糖飲料攝取等都與兒童齲齒有顯著相關,因此建議兒童使用之含氟牙膏之氟化物濃度應為1,000ppm以上,正確使用含氟牙膏,父母也應協助孩子在睡前潔牙,每次潔牙時間需達2分鐘以上。

宅在家別忽略孩子健康 天天五蔬果且多運動 

衛生局說明,宅在家的同時也別忽略孩子健康,除了掌握天天五蔬果,且多吃多元化食物,其中也要注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B、C,以及深黃色、深綠色蔬果,重要是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進行60分鐘中度至重度體能活動,並讓孩子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外,每天也應至少睡足8小時。

發現孩子疑似不良症狀 待疫情趨緩儘速就醫

此外,跟孩子防疫宅在家,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生活模式,讓全家人一起守護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呼籲,平時在家也應對孩子細心觀察,若發現孩子有疑似視力、口腔等不良症狀,待疫情趨緩後,儘速至醫療院所診斷及檢查。

【延伸閱讀】

治療禿頭反不舉? 幸福醫師有解方

改善子宮肌瘤體質 調整情緒揮別熬夜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聚會,大吃大喝小心會致命!飲食不節制、不忌口,許多慢性疾病都會發作。醫師指出,三高疾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病患,若是攝取過量高脂肪飲食,可能導致病情控制不當,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血管彈性功能較差 血管阻塞恐猝死根據國健署105年成人健康檢查統計資料顯示,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早期無症狀 攝護腺癌骨轉移率高達三成根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等到身體不適時就醫檢查,往往已經發生轉移,而新診斷的病患已發生骨轉移的機率就高達三成。台中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歐宴泉醫師解釋,攝護腺與薦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7年春節假期即將到來,為避免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中央健康保險署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若上次(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藥吃完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07年2月15日至107年2月20日者,可提前春節前10天起領藥;離春節假期只剩三天了,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52歲婦女遺憾表示,3年前某次洗澡時摸到右乳有一硬塊,先生曾提醒要盡早檢查,但因工作忙碌,又聽說乳房攝影很痛而一直未處置。最近硬塊越長越大伴隨疼痛,皮膚外觀有如橘皮的變化,乳暈附近出現分泌物,驚覺異常才就醫。經看診、檢查以及病理切片,發現已是乳癌第3期,且有淋巴腺轉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