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治療新曙光!臺醫大領先全球新發現登國際知名期刊

失智症治療新曙光!臺醫大領先全球新發現登國際知名期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記不住,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該如何面對?甫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

由臺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三軍總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率全球之先發現,免疫趨化因子 (CCL5)可調節海馬迴神經元活性,進而改善小鼠記憶迴路的形成與學習記憶能力。本研究近期已發表於全球知名自然期刊(Nature)系列下的神經科學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

海馬迴與記憶攸關    CCL5調控神經元 

北醫大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周思怡指出,一般認知皆是慢性發炎會造成失智或神經損傷,免疫趨化因子一旦釋放太多將導致身體免疫細胞大量活化,形成免疫風暴,就像SARS:但近期研究發現與記憶攸關的海馬迴組織中有9成的CCL5都是神經元在分泌,其功能會大幅影響神經細胞對糖類的吸收及代謝,甚至記憶的形成。意即CCL5在神經元能量調控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會影響記憶形成過程中即時能量的補充。

缺乏CCL5   腦神經會萎縮

由北醫大主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證明CCL5對記憶學習的影響,比較剔除CCL5基因的小鼠與一般小鼠,實驗發現,缺乏CCL5的小鼠有學習能力受損的情形,甚至比阿茲海默小鼠發病還要快,一般阿茲海默小鼠約6至8個月會發病,而剔除CCL5的小鼠4個月就會發病。

周思怡副教授強調,CCL5在記憶神經元運作時能提供即時能量達到供需平衡,進而幫助學習與記憶的形成。尤其神經突觸的連結與形成是記憶最重要的關鍵,研究證實,神經元分泌CCL5可經由幫助葡萄糖吸收,並促進有氧呼吸,產生較高能量,促進突觸的形成。當小鼠缺乏CCL5時,腦中的神經會開始萎縮,變短、突觸數目變少,神經之間的活性也下降,但把CCL5放回去之後,可以改善卻乏能量造成的突觸減少萎縮情況。

免疫趨化因子風險高    找出應用藥物為主要

目前尚未找到治療失智症的有效藥物,但全球失智人口仍快速攀升,臺灣失智症協會推估,臺灣每80人就有1人失智,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預估,2050年失智人口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意即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周思怡副教授表示,團隊的研究成果發現CCL5可以在基因剔除小鼠記憶受損後有效改善其記憶學習表現,甚至重新形成神經記憶迴路,顯示其作用機轉可以應用於其它神經退化性疾病。

但周思怡副教授也強調,直接利用免疫趨化因子做治療可能帶來高風險,不是最佳解方。日後研究主要希望針對機轉進一步找出可應用之藥物,例如找到可以增加與CCL5同樣功能之安全藥物,以期達到改善學習與記憶能力之效果。

【延伸閱讀】

治療禿頭反不舉? 幸福醫師有解方

改善子宮肌瘤體質 調整情緒揮別熬夜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網路上關於「隔夜菜」的流言滿天飛,隔夜菜是不是真的「有毒」,吃下去又真的會「致癌」嗎?   隔夜菜會致癌?原因出在這物質 其實追溯源頭,這則流言是因為蔬菜或肉類含有中的硝酸鹽,經過細菌分解後會變成亞硝酸鹽,有可能會在人體內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那麼關於隔夜菜,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許多媽媽在工作、家務之餘,還需要親餵母奶,而常常出現疲勞或睡眠不足的困擾,這時候媽媽的免疫調節功能也跟著降低,增加生病與感冒的機率。ㄧ名新手媽咪小瑄,坐月子正值寒冷冬天,不僅半夜孤單起床,又需掀衣擠奶,導致睡眠不足而受寒,但即便隔著口罩,也還是會擔心寶寶被傳染,在體力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國民健康署於母親節前夕,依據「每日飲食指南」推出「我的餐盤」,鼓勵媽媽們陪同家人,一起將「我的餐盤」於日常飲食中聰明吃,協助民眾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吃對類別與份量 餐餐吃好又吃飽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我的餐盤」是依照我國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同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在3C產品當道的世代,人手一機愈來愈普及的情況下,近視問題也隨之普遍,此時若又合併散光問題,則可能使視力更加模糊,如開車族在看交通號誌會有眩光出現、學生看黑板會模糊等,對生活影響甚鉅。不少人因而會選擇以近視雷射手術矯正視力,但近視合併散光者,一樣也可以使用近視雷射手術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