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隔夜菜吃多會致癌?吳映蓉營養師一招化解有毒亞硝胺


隔夜菜吃多會致癌?吳映蓉營養師一招化解有毒亞硝胺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網路上關於「隔夜菜」的流言滿天飛,隔夜菜是不是真的「有毒」,吃下去又真的會「致癌」嗎?

 

隔夜菜會致癌?原因出在這物質

其實追溯源頭,這則流言是因為蔬菜或肉類含有中的硝酸鹽,經過細菌分解後會變成亞硝酸鹽,有可能會在人體內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那麼關於隔夜菜,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處理才能健康又安全呢?

 

如何避免亞硝鹽形成?處理食材靠這一招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營養師,接受《每日健康》採訪指出,亞硝酸鹽必須和人體內的蛋白質結合,在經過細菌催化後才有可能會形成「亞硝胺」,所以一般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如果要避免亞硝酸鹽的形成,買回菜之後可以先洗過再放進冰箱內儲藏,可減少亞硝酸鹽的形成。

 

煮好飯後先將明天的便當菜挾起

另外,如果要將當天煮的飯菜留待隔天加熱食用,應該先將剛煮好的飯菜夾起,避免在家人們餐具在食物中交互感染再冰。這個動作可以避免飯菜落菌、隔離空氣。

 

加工肉品被列為致癌物,要避免毒素這樣吃

 

吳映蓉博士也提到,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鹽是以蔬菜和加工肉品為大宗,如果真的要吃這些食物,可在用餐時多吃一份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如芭樂等,就能避免食物在體內轉變為亞硝胺。

 

吳映蓉也提醒民眾,帶便當菜時最好遵照「1;1」的比例,主食、蛋白質、蔬菜、水果各一份拳頭大小,這樣既能避免營養不均,又能避免吃進過量亞硝酸鹽。

 

延伸閱讀

【迷思片】「隔夜菜」和「再加熱開水」會致癌?吃到這個份量就危險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
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羊水栓塞發生率約一萬人至十萬人出現1名患者,是生產時出現的罕見疾病,但一旦發生,病症變化非常快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林明緯指出,患者會出現快速心肺衰竭,且伴隨漫性產後大出血,過去統計,死亡率超過五成,且即使幸運保住性命,八成五的母親,仍因缺氧,導致腦部功能受損。...

閱讀詳情 »

中秋大啖烤肉、吃月餅,小心慢性疾病「秋後算帳」!親友團聚烤肉,食材常經過醬油、鹽巴等調味料醃漬,再加上高溫燒烤,或使用各式高熱量沾醬,隱藏高熱量、高糖、高鈉的問題。大口吃肉、吃月餅、大口喝酒或含糖飲料,一不小心,血壓、血糖、膽固醇就亮起紅燈!醫師提醒,有5大族群在節日飲食要小心注意。 大口吃肉、吃月...

閱讀詳情 »

別漠視B型肝炎的威脅!台中1名55歲莊先生,工作時是個威嚴的主管,雖患有B肝,卻沒有定期追蹤,近半年來經常莫名疼痛、臉部抽搐,就醫檢查才發現B肝已經轉變為肝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的情況,幸好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才撿回一命。 陳政國醫師提醒,患有B型和C型肝炎的民眾,因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5歲老翁,因中風後失語,去年被家人發現右腹靠近髖骨處,出現直徑3公分的一塊發黑皮膚,緊急就醫檢查,醫師起初懷疑是蜂窩性組織炎導致,但以刀片劃開皮膚清創後,腸液與糞便竟從傷口流出,隨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罹患罕見的嵌頓型閉孔疝氣,已有致命危險,緊急開刀治療,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