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嚇!主管開會不自覺臉部抽搐,竟是肝癌轉移腦部

別漠視B型肝炎的威脅!台中1名55歲莊先生,工作時是個威嚴的主管,雖患有B肝,卻沒有定期追蹤,近半年來經常莫名疼痛、臉部抽搐,就醫檢查才發現B肝已經轉變為肝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的情況,幸好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才撿回一命。

嚇!主管開會不自覺臉部抽搐,竟是肝癌轉移腦部

陳政國醫師提醒,患有B型和C型肝炎的民眾,因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故應遵照醫囑定期複診。(圖片提供/亞大醫院)

肝癌細胞竄腦門 積極治療仍有希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許永信表示,患者平時工作很嚴肅,近半年來經常頭痛,臉部更常不自覺抽搐,每當主持會議時,怪模怪樣的表情總會引起台下竊竊私語。經腦部核磁共振才發現顱內有顆約3.5公分的腫瘤,緊急安排腦腫瘤切除手術後,病理報告確診為轉移性腦瘤,腫瘤為肝癌組織,研判應為肝癌細胞轉移,遂再轉介肝膽胃腸科接手治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患者自知患有B型肝炎,但卻未定期回診檢查,本就屬於肝癌高危險群。而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其肝臟有單一顆腫瘤約4公分、分佈在右肝葉,確診為肝癌,因靠近下腔靜脈導致轉移至腦部及肺部,透過肝癌栓塞,配合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成效十分顯著。腦部轉移腫瘤手術後追加放射治療,至今完全無復發或殘存腫瘤。

 

陳政國醫師表示,肝轉移至腦部的狀況較為罕見,存活率多半不超過半年,但隨著醫學進步,患者仍有機會透過栓塞,配合標靶藥物治療,控制且延長生命。

【健康小叮嚀】:

預防勝於治療,患有B型和C型肝炎的民眾,因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故應遵照醫囑定期複診;若有肝炎症狀也應盡速就醫,平時維持規律生活習慣,不喝酒、不熬夜、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才能有效減輕肝臟負擔。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666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吃素也要講究方法;營養師建議,吃素應該要依據每日飲食指南,針對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才能健康吃素。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亞東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賴玉釧表示,吃素的族群很多,有人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只要一不注意生活習慣,左右臉很容易不對稱、失去平衡。日本小臉矯正學校佐藤惠美子老師(Sato Emiko)表示,隨著年齡老化,頭部骨頭咬合縫隙逐漸加大,臉部骨骼也會位移,加上常使用同一邊肩膀揹包包,或常使用同一邊牙齒咀嚼食物、翹腳時常翹同一隻腳,身體結構就會歪斜,臉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吃過好吃的紅糟肉嗎?紅糟就是紅麴酒發酵的產物,是中國傳統的美味調味品與天然防腐劑。近來國內外許多研究更發現,紅麴可以降低膽固醇,卻沒有副作用,因此一躍成為養生聖品、保健食品界的明星。醫師提醒,使用紅麴保健食品不可與斯達丁類藥物(statins,降血脂及膽固醇藥物)併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篩檢調查顯示,雲嘉南地區C肝篩出率為7.3%,相當於每14人就有1人是C肝患者,高居台灣第一,研判應是當地衛生環境落後有關,其次為東部地區(宜蘭、花蓮、台東)6%及高屏地區5.4%。C肝經由血液及體液傳染,刺青、針灸、共用刮鬍刀或牙刷、使用消毒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