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均衡飲食好健康 「我的餐盤」這樣吃

均衡飲食好健康 「我的餐盤」這樣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國民健康署於母親節前夕,依據「每日飲食指南」推出「我的餐盤」,鼓勵媽媽們陪同家人,一起將「我的餐盤」於日常飲食中聰明吃,協助民眾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

吃對類別與份量 餐餐吃好又吃飽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我的餐盤」是依照我國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同時將類別及份量的概念帶入,將每日應攝取的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依每日應攝取的份量轉換成體積,並以餐盤之圖像呈現各類別之比例,讓民眾以更簡單的方式,落實於每一餐,民眾只要跟著「我的餐盤」,即可餐餐吃好又吃飽。

而各類別的面積大小則是對應民眾應攝取的量,民眾可以藉由圖像,即可大致拿捏每餐各大類應攝取之份量。另外,國健署也呼籲業界生產符合「我的餐盤」比例之實體餐盤,以提供民眾更容易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


均衡飲食好健康 「我的餐盤」這樣吃

圖像與口訣記憶 營養跟著來

除了「我的餐盤」之圖像,國健署同時提出口訣,讓民眾不論在家中或是吃自助餐時,只要依「我的餐盤」比例並結合口訣,即可輕易的使用自助餐盒、玻璃餐盒、圓鐵盒便當或家中的盤子達到聰明吃,營養跟著來。

1、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或於餐中以乳品入菜或食用起士、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

2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並選擇在地、當季、多樣化。

3菜比水果多一點:青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

4飯跟蔬菜一樣多: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且盡量以「維持原態」之全穀雜糧為主,或至少應有1/3為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玉米、甘藷等。

5豆魚蛋肉一掌心: 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5~2份,為避免同時吃入過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

6堅果種子一茶匙: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民眾可於一天內固定時間攝取足1湯匙量,或分配於3餐,每餐1茶匙量(1湯匙=3茶匙)。


均衡飲食好健康 「我的餐盤」這樣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2歲陳姓老婦人,10年前曾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雖持續藥物治療,但近3~4年來陸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喘現象,診斷為主動脈瓣狹窄,因考量曾心臟手術且為高齡患者,遂於複合式手術室以「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治療,老婦人現已康復出院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季節轉換時期,寶寶肌膚變得異常敏感,容易出現不適症狀,也因此泛紅、脫皮、敏感、尿布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常常名列各大親子討論區熱門話題,讓不少父母感到擔憂。但想要真正告別寶寶問題肌,專業護理師尹靜貞建議應從日常生活保養時就特別注意! 避免寶寶肌膚不適 從日常照護著手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有錯誤迷思,認為更年期女性接受荷爾蒙療法,會造成乳癌。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蔡永杰指出,近年來,最新研究早推翻這樣的論點,研究顯示,選擇品質較好的黃體素、雌激素,不只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可能降低乳癌風險,大腸癌、骨鬆等發生機率也會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身高170公分、體重80多公斤的60多歲王伯伯,是嚴重肺阻塞(COPD)的患者,合併有輕微呼吸中止症,原本走兩圈半操場就會喘,經過運動訓練加上規律用藥後,現在每天從潭子走到台中8公里只要2小時,不僅2個月後減重6公斤,神奇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竟然好了! 肺阻塞合併睡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