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 幼兒性教育4大疑問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

Q1:我希望和孩子健康談性,但覺得好尷尬......

  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說道,「首先,家長要釐清自己對於性的態度。」很多大人容易將性教育跟「性侵害防治」劃上等號,以害怕、焦慮的心情教導孩子,或者認為是純粹教導生理知識。他強調,性教育即是愛的教育,「性」和情感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若家長理解正確的性教育內涵、意義,更能以輕鬆自在的心情和孩子談性。

Q2:孩子不小心撞見父母親熱時,該怎麼辦?

  當孩子不小心看見父母在親熱時,可能會感到好奇或受到驚嚇,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當夫妻行房被孩子撞見,許多人因為當下感到尷尬,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便以各種理由搪塞,例如:做瑜珈、摔角、玩遊戲等等。但高松景指出,不應迴避孩子的疑惑,要用健康的心態應對,告訴孩子事實:「爸爸媽媽很相愛,在做親密的行為。」在孩子3歲以前,不需要談到性交的細節、跟孩子做過度的解釋,重點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在心裡留下陰影,產生錯誤的聯想。

  若孩子已經年紀比較大,會進一步追問,家長可以尋找合適的繪本,讓他了解性行為是愛的表現,也能藉機介紹生命如何誕生。但他提醒,雖然夫妻之間的性行為是一種愛的展現,但夫妻在做愛時仍不宜讓孩子看見,因為性是隱私的事情。

Q3:小孩很愛玩生殖器,和摸我的胸部,該怎麼辦?

  孩子在3~6歲會進入「性器期」,在這個階段,會有很多孩子撫摸自己的性器官,也會想要偷看、或摸別人的身體,但孩子其實並沒有抱持情色的想法,而是感到好奇,想進行探索。家長不應強行禁止孩子摸性器官,否則會讓孩子感到愧疚、產生自卑感。但是要讓孩子有隱私的概念,並且學習尊重、不隨便碰觸他人。高松景說道,孩子聽不懂何謂「隱私」,因此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向孩子解釋,例如說:「這是你的『祕密』,所以不能隨便給別人看,若不希望別人看到你的祕密,也不應該看別人的。」

Q4:哪些時候適合和孩子談性?

  性教育和生活息息相關,家長不必很嚴肅的替孩子「上課」,而是抱持自然的心情教導孩子,藉由一些生活情境,自然和孩子提起性。例如:替孩子洗澡時,順道介紹孩子的身體部位;或者當孩子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介紹男女生的不同。

  學習最大的動力源自於「好奇心」,孩子一出生即會對世界感到好奇,許多事物對於孩子而言都是新奇、新鮮的,因此當孩子開始發問,也是展開性教育的契機。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84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想懷孕,卻遲遲沒有好消息?明明沒病沒痛,好孕卻一直不來?「不孕」是許多人心中的痛,除了疾病阻孕外,更有一群人找不到明確的不孕原因!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不明原因的不孕,可能是身體默默在抗議!先撇開疾病所導致的不孕問題,建議求孕者可嘗試從飲食、營養、運動、情緒等多面向來調理身體機能,把健康顧好了,好孕...

閱讀詳情 »

隨著3C日益普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大家盯著3C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你知道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玩平板、用電腦,會對眼睛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嗎?忠孝大學眼科主任葉威毅醫師表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再加上3C的藍光刺激,對眼睛可能會造成重重傷害,也可能會讓眼睛提早出現老花的症狀喔!  現代人的生活普遍離不開3C...

閱讀詳情 »

台灣校園午餐的聲量每逢選舉就成為一大燃點,這火燒的很旺。《食力》推出最新季刊立即針對敏感話題「營養午餐」做專題報導,提出造成目前午餐亂象的「食材、基改、成本、安全、美味」5大爭議,全盤性體檢台灣校園午餐政策,並援引日本和芬蘭等案例,讓你思考孩子要吃得美味營養安全,該怎麼做? 餐費=品質=美味?校園午...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常聽說女生有兩個胃,一個裝正餐,一個裝甜食。雖然嗜甜是女生的天性,但小心吃出私密處感染、發炎! 彭燕婷中醫師接受《每日健康》採訪表示,甜食屬於精緻醣類,以中醫觀點來看,其實會影響腸胃功能,造成脾胃失調,而脾胃負責調節內分泌,所以如果常吃甜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