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台灣防疫有成,與疫共存的「新常態」正進行中,但因防疫而受限的生活與飲食模式,恐加劇國人肌少症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指出:「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也會隨之下滑,無形間提高染疫風險,因此增肌增免疫力,可說是新常態生活的健康重點。」


為了調查疫情下國人肌少症風險現況,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合作,解密台灣肌少症風險與營養現況。該結果顯示,逾4成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可見國人籠罩於肌少症風險當中,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越高!


肌肉不只是行動支柱更是免疫寶庫


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黎雨青指出,此調查結果也打破國人對於肌少症風險與增肌的二大迷思:「男性肌肉多、肌少症風險較女性低」、「隨年紀增長,吃越少越好」,挑戰國人營養補充觀念!黎雨青表示,增肌增免疫力不只需要運動,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且挑選蛋白質時重量更重質。


亞培台灣營養品事業總經理黎亞諾說,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共同進行本次調查,盼透過營養幫助台灣民眾改善肌少症風險。營養衛教大使任賢齊也透過影片分享,自己也難以精算每日攝取的營養素,平常拍戲、通告時間非常忙碌,往往是現場有什麼就吃什麼。疫情期間在家,三餐幾乎靠外送,飲食受限的情況下,想要攝取均衡且吃到優質蛋白質並不容易,所以自己還是透過營養品,均衡補充重要營養素,以維持肌肉量與健康,並呼籲民眾,要攝取均衡營養素,將來才不會成為「老~失~肌」!


在新常態生活中,維持免疫力的重要新觀念就在於肌肉。肌肉不僅能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活化免疫細胞,也就是說,隨著肌肉流失,免疫力也會下降,肺炎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新冠疫苗注射在屬於免疫重鎮的肌肉,就是因為有望最大化抗體生成效果!」黃信彰說明:「肌肉流失速度比想像中更快,舉例骨折臥床數週,其實肌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及早改善肌肉流失風險是健康關鍵!」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肌肉流失,免疫力也會下降,肺炎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


50歲以上民眾肌少症整體風險逾4成6


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的9個月期間,調查1,322位50歲以上民眾,以亞洲肌少症共識會指標作為風險評估基準,,並透過食量變化程度、是否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運動頻率等變因,調查台灣肌少症風險原因。


黃信彰依調查指出,全台超過4成6的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出乎意料的高,意謂著國人應積極採取行動,改善肌少症風險。也提醒,40歲後肌肉會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流失,40至80歲間可能高達40%肌肉已流失,年輕時超前部署,才能搶得健康先「肌」。


迷思1:男性肌肉多、肌少症風險低?
調查顯示:男「失肌」比女多、不到2人就1人有風險!


國人普遍認為,肌肉較多的男性,肌少症風險一定更低,但調查結果顯示,男性風險達51%,高於女性的43%,且不到2人就1人具風險,與普遍認知截然不同,讓民眾跌破眼鏡!


黎雨青分析,男性因天生賀爾蒙關係,肌肉組成表現會維持的比較好,但隨著年紀增加,荷爾蒙改變,維持肌肉量更需要仰賴後天努力,而其中的關鍵,絕不只有民眾直觀想到的運動,營養也是一大重點!因為先天賀爾蒙助攻與後天積極運動,僅能提升生成肌肉的動力,想要增肌還需要確保是否均衡飲食,攝取充足的肌肉生成原料,否則隨年紀增長,肌肉恐會更明顯流失。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調查結果顯示,男性肌少症風險51%,高於女性的43%。(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


迷思2:年紀大吃少一點才健康?
調查顯示:食量開始輕微下降,肌少症風險從38%提升至64%。


此次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中,也透過由調查者自評近3個月內是否有非減肥,而是因食慾不振、消化問題、咀嚼或吞嚥困難等原因,導致食量降低,試圖了解食量與肌少症風險的關聯。統計結果發現,只要食量輕微減少,其肌少症風險就會從38%攀升至64%!


黎雨青分析,這樣的結果其實打破了一般台灣民眾的普遍認知,我們常常會覺得「上了年紀就不要吃太多」、「年紀大代謝降低就要吃少一點」等,但調查卻顯示只要少吃一點,肌少症風險就飆升,若食量嚴重減少風險更激增至83%,挑戰傳統「少吃才健康」迷思。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統計結果發現,食量減少,肌少症風險也會隨之攀升。(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


「好吸收蛋白質」快速增肌增體力


黎雨青進一步說明,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營養雖最理想,但青壯年族群工作繁忙,難計算蛋白質攝取量,中高年族群則因食慾與牙口變差,攝取足量蛋白質較困難。此外,比起吃的量,吃的內容其實才是重點!若過量攝取肉類、乳製品補充蛋白質,可能因牛肉、豬肉等紅肉內豐富的脂肪與乳製品中偏高的鈉,導致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建議可飲用營養補充品確保均衡營養,透過其中「好吸收蛋白質」,強化增肌成果。


「肌少症風險調查」也顯示,無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習慣者約半數有風險;再進一步比較有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習慣者,每日飲用者握力表現比2至3日才飲用者更佳,因此建議可養成每日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增肌成果較好。挑選均衡營養補充品時,可選擇具醫學實證,經多項臨床研究的均衡營養補充品,才更有保障。


肌肉流失晚年恐受病痛折磨逾8年


增肌不僅在新型態生活之下很重要,對於國人是否能安享晚年也有關。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民國108年平均壽命雖達到80.8歲,但「平均健康餘命」僅72.4歲,代表民眾餘生平均有8.4年受病痛所苦,導致國人無法安享晚年的關鍵之一就是肌肉流失。


黃信彰指出,隨著肌肉流失,行動力將逐漸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便會大幅提升,日常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溜滑梯般直直落,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也因為肌肉是免疫力與生活品質的關鍵,新常態生活中更要及早預防,健康才有保障。因此,除了長輩外,40歲以後的民眾也建議開始注意肌肉流失,均衡飲食,加強營養及運動,維持充足肌肉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庚醫院將展開第3劑混打試驗 含高端、莫德納、BNT
▸早上醒來喉嚨乾是感冒? 鼻過敏導致慣用口呼吸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我們都這麼幹過。當你真的不能有痘痘的時候,一個巨大的痘痘剛好出現在你的臉上,這時你會擠掉它,在它上面塗上治療霜,並且你會祈禱明天早上起來的時候你剛才做的那些沒有在你的臉上留下痕跡。你可能會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在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看起來稍稍不那麼糟糕。然而,更有可能的是你最後起來的時候你之前做的事情...

閱讀詳情 »

祛痘藥物是治療痘痘的方法之一,但是「是藥三分毒」。祛痘藥物有可能會使皮膚變乾燥,變色,出更多痘痘,刺激長痘部位的皮膚等副作用。下面為你介紹一些簡單天然又經濟的方法來解決你的戰痘難題。  步驟 蜂蜜:蜂蜜可以用來解決你現有的痘痘和以前長的痘痘。如果你臉上有一塊兒總是反覆出痘痘或者你剛將痘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7歲楊先生因下背疼痛困擾許久,經常久坐後腰挺不直、容易痠痛,甚至只要稍微轉身彎腰拿東西就疼痛不已,嚴重時連小腿與腳跟都會感到刺痛,雖然就醫治療過卻仍無改善,就醫檢查發現是多年前的舊傷導致下背骨盆韌帶拉傷,造成結構鬆動不穩才併發這些症狀,在復健科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增生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日漸西化的飲食習慣影響國人甚多,除了危害健康外,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機率也隨之提升,因此正確的觀念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抵禦三高的不二法門,防範勝於治療,守護自己的健康,以免健康問題成為家人及社會的重擔。 飲食西化 三高風險提高 臺灣隨著地球村的來臨,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