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與腸躁症和平共存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又稱為大腸激躁症腸易激綜合徵。腸躁症與腸道中的過敏性神經有關,會導致人體出現疼痛、痙攣等症狀。它有可能屬於家族遺傳,會引起嚴重的身體不適、虛弱,由於患者發病因素大多不同,通常難以獲得根治,目前的療法以改善症狀為主。雖然目前醫療界尚無法完全治療腸躁症,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有辦法可以有效管理它,以減少生活上的不便與不適。

與腸躁症和平共存

1.使用藥物

請主治醫生針對自己的腸躁症型態推薦適合的用藥。如果屬於便秘型(IBS-C),那麼瀉藥將會有所幫助。如果屬於腹瀉型(IBS-D),那麼非處方藥如洛哌丁胺(loperamide)對於控制症狀將有所助益。

2.試試看食用益生菌

對於某些患者而言,益生菌(不論是膠囊、粉末和優格等任何型式)可以抑制致病細菌的生長來平衡腸道菌群,減緩腸蠕動並對抗炎症,進而緩解腸躁症不適。

3.飲食改為高纖維食材 

不論是便秘型(IBS-C)或腹瀉型(IBS-D),在飲食中增加水果、蔬菜、豆類、全麥麵包和穀物等膳食纖維都可以緩解症狀,反之,高脂肪飲食則會比平時更快速地引起劇烈結腸收縮而引發痙攣和腹瀉。不過由於腸躁症因素相當多樣化,只有六分之一的患者因著高纖維膳食而獲得改善,部份患者反而會更加惡化。

4.運動

研究表明30分鐘的運動(如每週5天以中等速度步行)可有效緩解便秘和腹部絞痛等常見症狀。與醫生討論適合的運動方式,並且保持每天定時定量,切記應避免在餐後1小時內運動。

5.盡量減少壓力

腸躁症可能是當免疫系統受到壓力而產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盡量保持心情放鬆,如果感到壓力時,可以考慮一些舒緩情緒的輕量運動或是做呼吸練習。

6.做日常飲食記錄

由於腸躁症患病因素多樣性,因此,請記錄下每日飲食內容,以便進行改善。此外,每10個患者中就有1個患有乳糖不耐症,因此應盡量避免乳製品 ; 咖啡因則會使腹瀉更為嚴重,所以每天咖啡和茶最多只能3杯。

7.試試看薄荷油

研究顯示薄荷油可能有效降低腹部痙攣和其嚴重程度、腹脹和排便時的疼痛程度,尤其是腹瀉型(IBS-D)患者。試試看薄荷油腸衣片,可以在小腸中緩慢釋放薄荷油。

 

Reference :

Seven ways … to manag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相關推薦

▲門牙重建透過數位導板擬定植體位置,輔助醫師精準植入植體。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缺牙卻擔心植牙不成功?只靠醫師的一雙巧手不夠,國內醫師觀察,傳統植牙失敗主要原因,往往只依賴醫師的經驗與手感,只要遇上缺牙較多的病人,在手術的過程中,就容易發生植牙位置與假牙的位置不合等問題;但目前牙科多已...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為一句難言之隱讓案379的身分一夕翻盤,由單純的「家庭主婦」變「酒店女公關」,究竟有沒有涉及疫調說謊?要不要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給出了答案,他強調,「得再研判一下」,一般來講,在應訊時,也不會講了一次錯就罰下去,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爆首例酒店女公關確診,消息曝光後,匡列接觸者爆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數字,從昨匡列35人須居家隔離,今日增加至有71人得進行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而第一波檢驗結果也出爐,採檢5人有3人陰性,分別有2家...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新添1死,為埃及旅遊團案101的70多歲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指出,案101本身有糖尿病跟高血脂症等慢性病史,曾使用免疫類藥物、葉克膜治療均無效,從發病到死亡僅23天。而目前重症患者還有13人在使用呼吸器救治中。 死亡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