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夏天的時候,熱浪夾帶著濕邪,悄悄潛伏在脾胃虛弱的人體內。脾胃虛弱的人、濕氣重的人,會被折磨的四肢乏力,臉上出油,身體沉重,最重要的是看上去肥了一圈。今天就教大家四個“一”,趕走全身濕氣

 

一個穴位

打開祛除濕氣的開關

 

承山穴是祛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人點按承山穴時,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緣故。

 

取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這個位置,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以下圖片/來源

按摩方法:

1、點按法:承山穴按上去會非常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輕柔,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每天可點按1-2次,每次10-20分鐘,點按時由輕到重,力量均勻。

 

2、承重法:隨意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腳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腳掌前三分之二處,這樣一來,受力部位正好是位於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按壓承山穴最好的時間是下午的3點至5點,那時候我們身體的膀胱經氣血最為旺盛,可以讓身體為我們祛濕助攻。

 

另外,一些中老年朋友容易出現小腿抽筋,尤其是在夜晚睡覺的時候,這時只要按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

 

一碗祛濕湯

不寒涼、能祛濕

 

夏天祛濕,除了按摩承山穴,再推荐一碗祛濕五豆湯。說到祛濕湯,很多人會想到紅豆薏米湯,但這碗五豆湯,相比於紅豆薏米湯更溫和,消暑而不寒涼,利水而不傷腎。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原料:赤小豆10g、綠豆10g、黑豆10g、白扁豆10g、甘草3g

做法:

1將原料洗淨、浸泡後,放進鍋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煮2小時,可根據個人口味直接溫熱食用或是加糖食用。

 

赤小豆補心,利水消腫;黑豆益腎、補腎;綠豆去火、解毒;白扁豆健脾養胃;甘草是補氣、補脾。

 

夏天常喝這一碗五豆湯,有祛暑、清熱解毒作用,又有健脾、養胃、益腎的作用,還有其他一些止痛的作用,對於夏天祛除濕邪很有幫助。

 

一杯茶

祛“濕毒”

 

薏仁茶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早晚兩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溫開水沖服。飯後服用。

能潤洚肌膚,美白補濕,行氣活血,調經止痛。

根據經獫,加點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減肥!

 

一碗粥

趕走濕氣

 

薏仁含有車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藉由吸附負責消化脂肪的膽鹽,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脂肪。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另外,菅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所以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由於薏仁不容易煮熟,過度烹煮也會破壞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個小時以上。

 

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是養生保健的自然飲食中極富營養、又能清除體內雜質的膳食。

 

綠豆薏米粥

萬病始於“濕”!一穴,一湯,一茶,一粥,趕走全身濕氣~

做法:將15克大米,15克綠豆,15克薏米洗淨,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飢,清熱解渴,補肺、健脾胃、清熱、祛風濕、消水腫。

 

也可以加上綠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綠豆薏米粥,綠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腫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膚的功效,而綠豆則有解毒的作用,使體內毒素盡快排出。

 

“十人九濕”,萬病皆始於濕!濕毒不除,後患無窮。而這一個穴位、一碗湯、一杯茶、一碗粥祛除體內濕毒,恢復健康、重獲活力!

 

文/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花蓮慈濟醫院護理人員發想,投入創新研發改良每天使用的醫療器材,不僅發明了「持續性給氧面罩」、「複合式功能管路裝置」,甚至製作健康適能友善教材「皮太太理膚歷險記」,翻轉護理照護程序,提供安全與創新的照護。 複合式功能管路裝置 可避免拉扯、滑脫 一般鼻胃管,常因翻身造成拉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採訪】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新光集團結合新光醫院、新光人壽、新光銀行與新光保全共同參加,並以「新光讓愛發光,啟動樂齡人生」為主題,從全人醫療、數位金融、智慧照護、樂齡共生等議題出發,整合新光資源推出四大展區,要讓逛展民眾滿載而歸。民眾現場體驗 復健科醫師不定時駐診 新光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變冷了,不但一般民眾容易手冷腳冷全身冷,有些人的關節甚至就像是氣象台,一變天就關節痛!有些「冷底」的女孩,一遇到冷空氣就狂打噴嚏、流鼻水,很怕冷氣冷風吹到頭頸、後腦杓。溫差大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極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

閱讀詳情 »

國民健康署建議小孩和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奶」,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小學學童平均每天只喝0.5杯,這讓小孩子攝取的鈣質遠遠不及建議量! 調查同時也指出小學學童的鈣質僅攝取建議量的50%,而這在生長快速的小孩時期可不是什麼好事!因此,營養師要呼籲爸媽們別忘記要讓孩子喝足第二杯,也才能有攝取足夠鮮乳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