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藝術治療失智症 重拾自信展生機

藝術治療失智症 重拾自信展生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戲劇治療打通失智者任督二脈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震旦集團傳善獎贊助下,於2017年設立了專屬於年輕型失智者的全台Young記憶會館,一年來會館服務62個年輕型失智者家庭,並且開辦了全台首創的咖啡坊,充分展現了年輕失智者能力,讓他們重拾自信、發揮最大功能。

全台年輕型失智者約1.2萬人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年輕型失智者指的是65歲以下確診失智者,推估全台年輕型失智者約有1.2萬人。造成年輕型失智症之病因較為複雜,但仍以阿茲海默症居多,其次為額顳葉型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於6年前開始提供年輕型失智者服務,發現年輕型失智家庭更辛苦,加倍需要社會的同理與實質的服務。賴德仁理事長表示,成立咖啡坊及戲劇治療年輕型失智者,就是期盼有更多失智者獲得幫助。

失智症病友仍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台灣失智症協會李會珍副秘書長表示,咖啡坊試運作期間也像上班一樣,年輕型失智症朋友要打卡、練習做餅乾、煮咖啡,甚至打奶泡。透過工作分析及改造,依據能力及個性安排不同的工作,經過多次練習、修正及熟悉工作模式後,希望在最少的提醒和協助,失智者即能完成工作。

年輕型失智者林一申先生很開心可以來上班,覺得很有成就感,他不但學會製作拿鐵,也會製作餅乾,希望讓大家知道就算罹患失智症依然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失智者還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需要大家多一些友善及耐心對待。

表達能力明顯進步許多

戲劇治療師黃暐筑表示, YOUNG記憶會館是全台首次運用戲劇治療於年輕型失智者服務,希望可以透過戲劇創作,重拾孩子般的玩心,讓原本在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但依然充滿活力的年輕型失智者,不受任何評價地被看見、被傾聽。在參與團體之後,失智者的表達能力明顯進步許多,情緒及活力也變得比以前更好。

有一位原本起身都要協助的林小姐,在肢體慢慢柔軟之後,竟然在暖身遊戲中跑了起來。黃暐筑治療師表示,失智者仍是有感覺的、仍是有想像力的,雖然失智者在表達上較困難,但家人及朋友多些鼓勵及耐心,少些責備與不耐煩,在接納與放鬆的氛圍下,將展現更好功能且更快樂。

呼籲設立年輕型失智者服務

賴德仁理事長表示,不管年輕型或老年型失智者,良好的社會參與有機會讓失智者延緩退化,也讓長時間處在照顧情境的家屬獲得放鬆紓壓,年輕型失智者有其獨特服務需求,且仍有不等程度工作能力,呼籲各縣市都應設立年輕型失智者服務,發揮失智者潛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孩過敏並非不治之症,關鍵就在於如何預防、緩解到控制,身為過敏專科醫師也是三位過敏兒媽媽的閔雅琳,在《我是過敏專科醫生,也是過敏兒媽媽》一書中分享抗敏實踐的經驗,其中在挑選衣服上也是降低過敏原的方法之一;她提及,除了鼻子與嘴巴,皮膚也是身體的另一個通道,因此一整天穿著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筋膜遍布全身,但過去多以組織整體來看待,其實近年來逐漸成為流行顯學,在《給瑜珈.健身.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一書中,就帶入「人」的整體觀點,包含意識、情緒、心靈、神經系統及社會互動等面向,也與瑜伽精神不謀而合,作者瓊安.艾維森在書中就舉例,呼吸不僅僅是呼吸,而是能帶給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歲半的小晴,由媽媽拿著幼稚園發的視力不良通知單至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林昕穎門診就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雙眼散光分別為200及250度,且矯正視力均為0.6,建議小晴開始配戴眼鏡矯正,並配合弱視訓練,目前矯正視力可達0.9。出現弱視三原因 視力不佳就應看診奇美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武術選手身體長期的反覆過度使用,接近賽事時,因需提升練習強度,造成慢性疼痛、酸痛或疲勞,更有選手因運動傷害影響賽事表現或中斷運動生涯。對此,中華民國武術總會楊美蓉理事長與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簽訂合「特約醫療合約書」,希望可以一起照顧所有武術選手,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繼續為國爭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