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藥品「剝半」藥效打折? 遇到醫師開半顆藥時得注意這件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藥」學問大,有時候看病可能遇到醫師處方半顆的藥品,或者是藥師建議藥品剝半使用的情形,讓不少民眾擔心「藥品切半後,劑量會不會跟著受到影響?」心生疑惑。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提供正確解答,提醒民眾有些劑型的藥品,如緩釋劑、腸溶錠等,一旦剝半恐達不到效果,領藥時一定要問清楚。

食藥署指出,包括緩釋劑、腸溶錠等藥品,如果改變劑型之後,可能會影響藥品原本在身體釋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而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就不適合剝半使用,因此,若有藥品剝半的需求,記得在領藥的同時,向藥師詢問是否適合剝半使用。

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醫師處方半顆的藥品,或者是藥師建議藥品剝半使用的情形下,則不必擔心;且通常這類藥品中間都有刻痕,可以輕鬆地剝開,或者是可以使用切藥器,幫助輕鬆且準確的剝半使用。

食藥署提醒,最危險的行為是,民眾自行將成人的藥切半給小孩子吃,但兒童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對於藥品的吸收、代謝、排除皆與成人不同,所以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用藥劑量也有所不同,不同個體對藥品的反應也存在著差異,小朋友極有可能因為吃到不適合的藥品,而產生藥物副作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別吃!治胃食道逆流「艾適美腸溶錠」異常變色 4批號6.5萬顆下架

杏輝23款出包藥品「停產」禁令短期難解 先接衛生局20萬罰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過敏兒為數眾多,氣喘更是其中的最大威脅,不少人為了避免誘發氣喘,總是想盡辦法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離過敏原越遠越好,但你知道,在台灣,名列氣喘的前5大過敏原及刺激物是什麼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排行榜上頭號殺手是「病毒感染」,第二名才是一般人熟知的「塵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思覺失調症病人因為要天天吃藥,醫界觀察到服藥順從性其實並不好,常發生中斷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嚴重到自傷傷人的狀況,健保署今(30)日宣布針對這一群病人新增長效針劑注射獎勵措施,只要院所年度內每新增連續施打長效針劑個案1人,就額外給予1000到1500元的獎勵。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管打到疫苗沒,想要確保免疫力千萬別掉「肉」!國際已有研究指出,只要肌肉流失10%,免疫力就會降低,染疫風險隨之增加;流失30%,疾病恢復能力更是陡降,重症風險提升;一旦肌肉流失超過40%,肺炎死亡風險則大幅上升。醫師提醒,中壯年族群及長輩千萬別輕忽維持肌肉量。 根據...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截至7/29下午1點為止,全國登記只打莫德納的人數有382.5萬人,卻因疫苗採購不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7/29對此表示,因為民眾較多登記莫德納,能打得到機會小。 陳時中稱,目前各類疫苗進口往往都會延遲,而莫德納目前採購數量比較少,如果已經訂購的100萬劑順利來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