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虎爸虎媽致子女憂鬱增? 教養方式是關鍵

虎爸虎媽致子女憂鬱增? 教養方式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讓孩子快樂,是每位做父母的期望;研究指出,父母有無適當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其心理健康影響最大,值得為人父母們警愓!

教養型態分四類 教養方式與兒少內化症狀相關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表示,父母的教養方式依要求與接納程度分為(1)專制型-高要求,低接納(2)民主威信型-高要求,高接納(3)忽視型-低要求,低接納(4)放縱型-低要求、高接納等四類型。根據一篇收錄於NCBI的研究顯示,民主威信教養方式有助於預防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該研究分析17,399名12至17歲青少年發現,高達80.6%青少年有五種(或更多)憂鬱症狀,其中經歷專制教養方式者,比經歷民主威信教養方式者,出現更多憂鬱症狀,顯示權威式教養與兒童青少年內化症狀的關聯性。

兒少憂鬱症狀與成人相同 專制教養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陳質采主治醫師指出,當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時,不僅跟成人憂鬱症一樣會出現情緒低落、對原本喜歡事物失去興趣、負面思考、自我否定、喪失學習動力、病懨懨等症狀,甚至可能有易怒、急躁的反叛或破壞行為。

陳質采主治醫師解釋,民主威信與專制型教養最大差異,在於民主威信教養方式會傾聽孩子的感受,了解其困難;而專制型教養因採取監視和處罰的教育模式,使無法完成任務又不知道如何解決困難的孩子,容易衍生各類負面情緒與行為。

幼兒時期建立良好互動模式 傾聽比陪伴更重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父母應從孩子幼兒時期即建立良好教養與互動模式;互動的好壞並非單指陪伴的時間長短或次數,更重要的是互動的品質。葉雅馨主任建議,與孩子相處時,應專注聆聽孩子的需求,或建立共同經驗,表達關懷與在乎,多了解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人事物。

此外,當孩子犯錯或心情不好時,家長也應避免一味指責,可先離開當下情境,待情緒較和緩後,再傾聽孩子的想法及引導其提出解決方案。父母應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若正處於壓力情境,出現易怒、常感冒、身體不適等症狀,可適時告訴孩子自己的狀況。更重要的是,父母應檢視自己的管教型態,釐清自己的教養模式,適時調整,才能避免親子衝突,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現代人忙碌工作之餘,很少有自己的時間,所以無論是正常下班也好,留在公司加班也罷,工作結束之後總想要給自己一些時間,無論是跟朋友吃飯小聚,或者回家享受一個人的片刻寧靜,都是一種放鬆自己、紓解工作壓力的方式,只不過若是弄得太晚,隔天還要上班的話,反而容易讓自己睡眠不足,造成反效果。   到底...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黃惠如圖片/周書羽 「上班責任制,下班看電視」,是許多台灣人生活的寫照。 上班至少8小時坐在電腦前,通勤1~2小時坐在汽車、公車上、捷運或火車上,吃飯2~3小時,下班後坐在沙發看電視或上網5小時,加上睡眠5~8小時,加總一天下來,最多只有1~2小時腳踏在地球上。 署立雙和醫院復...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曾沛瑜圖片/周書羽 面對惱人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藥,還有什麼好方法? 《康健》找來精通穴位、人稱「陳兩針」的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針灸科主任鄭鴻強,請他們歸納出臨床經驗裡實用的止痛穴位,讓深受疼痛折磨的你我可以在關鍵時刻懂得自救。...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張靜慧、曾慧雯圖片/康健雜誌 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慢」能提升稍顯低下的副交感神經,讓自律神經傾斜的天秤恢復平衡。 1.腹式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安定身心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呼吸是少數能被人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吸氣時交感神經較活絡;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