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蛇吻要注意!3種NG處置千萬別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蛇吻要注意!3種NG處置千萬別做

40歲的陳小姐在田裡工作時遭蛇咬傷右手第3指,驚魂甫定趕緊記下蛇的外徵,送急診救治,指認赤尾青竹絲是咬她的兇手。過程中陳小姐的腫脹疼痛從手指傷口一路延伸到上臂,並出現血腫。所幸經過抗毒蛇血清注射治療,數天後康復出院。

吸吮、冰敷等3種錯誤處理方式千萬別做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急診室醫師洪紹恩提醒,遭蛇吻第一件事是冷靜下來保護自身安全,並看清楚被什麼蛇咬。如有隨身攜帶手機,可拍照供醫師參考。被無毒蛇咬傷送醫換藥觀察即可,然而毒蛇咬傷卻可能致命!但不管被任何蛇咬到,都建議送醫觀察後續變化。

記住蛇的外型後,傷口也需要依3步驟緊急處理。(1)脫掉同肢體的戒指、手錶及手鐲等束縛物品,以防肢體腫脹後壓迫壞死;(2)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沖洗;(3)若手上有彈性繃帶可包紮患部,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原則,減少毒液回流。洪紹恩醫師也提醒民眾,在連續劇中看到的一些劇情千萬勿做,包括:

1) 千萬別吸吮,因為會增加施救者中毒風險。
2) 千萬別切開傷口,會增加組織傷害風險。
3) 千萬別冰敷、用止血帶,因為會增加肢體缺血壞死風險。

蛇毒可分為神經性、出血及混合型等

雖然認蛇的品種需要專業知識,但要認出毒蛇並沒那麼難。台灣有名的六大毒蛇包括:雨傘節、飯匙倩(眼鏡蛇)、赤尾青竹絲、百步蛇、龜殼花及鎖鏈蛇,各種毒蛇身上具有不同的紋路或表徵。不過洪紹恩醫師表示,靠特徵辨識毒蛇也有例外,如前陣子就有消防員遭白化雨傘節咬傷休克昏迷的案例。

蛇毒可分為神經性(雨傘節及飯匙倩)、出血性(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及混合型(鎖鍊蛇)蛇毒等,各有其治療的血清注射,其中的百步蛇、鎖鍊蛇需使用專屬的血清。

蛇吻要注意!3種NG處置千萬別做

進入草叢前 須穿上防護衣、打草驚蛇

洪紹恩醫師特別呼籲,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發生蛇吻事件,須了解大部份的蛇其實怕人,除非感覺生命受威脅才會反擊。要爬樹或進入草叢時,記得要穿上防護,並且「打草驚蛇」,也能保護因棲地受破壞和因捕殺越來越少見的台灣毒蛇,以互不侵犯代替殺害。

 

【原文章請見:蛇吻要注意!3種NG處置千萬別做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糖友常感到疑惑,明明已經按時用藥,為什麼血糖還是忽高忽低?血糖控制是一種生活習慣,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及定期測量糖化血色素,是維持穩定血糖的重要三元素,稱為「控糖金三角」。糖友的血糖控制是一項長期挑戰,不過因為種族差異,東方人飯後血糖更容易升高。加上東方飲食習慣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當長輩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理解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時,很可能為失智前兆,應立即尋求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或醫院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 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天是「國際失智症日」,其實失智症早期發現可減緩惡化,大家應多多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別讓一時的疏忽造成遺憾。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5歲的林女士6年前起,睡覺躺平及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嚴重影響到睡眠與務農工作,被診斷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考量手術的風險,病人只選擇藥物控制,不但心衰竭問題沒有改善,到後來連走路都呼吸困難,才決定接受手術。 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過久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害 成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