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 健康達人網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健康達人網

25 歲男性,因自己摸到睪丸變硬而就醫,檢查發現,外觀沒有紅腫,驗血檢查腫瘤標記指數均為正常,超音波檢查顯示右側睪丸內有腫瘤,手術切除右側睪丸後,病理化驗為精原細胞癌(seminoma),隨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轉移至淋巴腺或其他器官。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睪丸癌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部分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有關。唐氏症者發生率比一般人高 10 倍,若有罹患隱睪症、不孕症者發生率也較高,有家族史罹病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睪丸溫度、局部外傷、騎馬或是騎機車等,不會增加睪丸癌發生的機會。好發年齡以 15-35 歲最多,或是 60 歲後。

有何症狀?周固說,早期的睪丸癌大多不痛不癢,多是偶然發現的,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沉重感、疼痛或是睪丸變硬,但也有些無明顯症狀。

診斷方面,先以超音波確認腫瘤的存在,並檢查血中腫瘤標記,倘懷疑癌症,以手術切除作病理診斷,確認為癌症後,須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以了解是否擴散至淋巴、肺部或其他器官,再作後續治療或追蹤的規劃。

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20-35 歲最常見的睪丸惡性腫瘤有增加的趨勢,每年增加 1.2%。周固提到,睪丸癌對化療非常敏感有效,若已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情況良好者,治癒率約 90-95%。

最後,周固提醒,不痛、沒有腫大的硬塊常被忽略,男性平時在洗澡時,可以自我檢查,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是否大小有改變、變硬或疼痛…等;任何睪丸硬塊都必須進行檢查,到證實不是為止。有隱睪症、不孕症病史者,罹患睪丸癌的機率較高,更要提高警覺,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首圖來源:Amir Kurbanov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月15日起,返台執行居家檢疫者將實施更嚴格的「一人一戶」新制,碰上春節返鄉潮,已經引爆國內防疫旅館「搶床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最新統計顯示,國內現有1.6萬床的防疫旅館,實際住房率已約5成左右,為避免海外國人因為訂不到防疫旅館有家歸不得,指揮中心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侵台灣的英國變種病毒,越驗越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親自宣布最新針對英國返台確診者的擴大及回溯檢驗結果,除了先前公布的2株之外,又驗出2株,讓國內帶有英國變種病毒的確診者人數增加到4人。 指揮中心是在去年12月30日證實國內出現第一起英國變種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氣象局最新預報,明起又有一波寒流強襲,且將是又溼又冷的天氣型態。衛生福利部國健署今(6)日提醒,未來幾天年長者除了保暖之外,外出時更要注意,以免天雨路滑跌倒,尤其,國健署調查發現,國人室外跌傷地點前3名依序為「街道或路上/路邊」、「公園/運動場或溜冰場」以及「菜園/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