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蜜月8天夜夜遭妻「壓」! 壯男罹患麻痺症候群害右手垂垂不舉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蜜月夜夜太熱情,竟「壓」得新郎不舉!原來一名新婚男子日前帶著老婆度蜜月,整整8天7夜的行程,自認強壯的他,幾乎每個晚上都讓老婆把頭枕在他手臂上,聞著髮香入睡,沒想到最後一天整個右手臂竟酸麻脹痛到舉不起來,就醫才知道是「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整個手腕完全無法向上伸展。

病發之時,男子連行李都無法拉,害得老婆拉著兩個大行李走行程,惹得她不高興,回台後,也因為手痛無法幫忙母親大掃除,被責備「娶了老婆就忘了娘」差點搞到婆媳間關係緊張。

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陳建成主任表示,男子罹患的「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又被稱為「週末夜臂麻痺症」、「蜜月手臂麻痺症候群」或「酒鬼麻痺症候群」,常見於狂歡過後,因為手臂受到頭部重量壓迫的時間過久,局部組織血流不足,不但易產生痠痛,一旦壓迫到神經,更會造成神經受損。

橈神經最容易受到壓迫的部位,是腋下以及手臂「螺旋溝」的位置,後者位於肱骨後面中間3分之1,橈神經走到此處正好緊貼著肱骨,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壓迫橈神經暫時性麻痺。

陳建成說,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垂手、垂腕等,手腕、手指頭無法往上舉起,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也可能造成局部肌腱系統的傷害。在中國甚至有最嚴重的例案傳出,因為酒醉後不醒人事,隔天起來竟得面臨截肢下場;而除了以頭枕臂易出問題之外,有些人習慣趴著午睡也有可能導致此病,只要壓迫超過30分鐘就有風險。

單純的神經壓迫大部分可以自我恢復,陳建成指出,一般人約數周到3個月左右時間可以復原,但長時間的行動不便,已經足夠嚇人,病情較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復健治療,包括正確的擺位以防止神經進一步壓迫及手變形,適度的關節運動以防止手腕及手指攣縮,或是穿戴支架來防止關節攣縮及肌腱縮短,並提供手腕及手指伸直功能以協助抓握。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武漢肺炎「有限人傳人」是真的! 中國首度證實2夫妻家庭群聚

當心!一出餐廳大門就倒地… 天冷大吃大喝後「這病」發作高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詹珞瑤 以前沒有這麼多退化的問題,是因為人類壽命沒有那麼長,身體的零件都還夠。但隨著醫療、科技文明的進步,人類壽命活得愈來愈長,零件的壽命就變得重要。 但我們對於退化了解得還不夠完整,退化會促發多少疼痛或發炎反應,至今也都不能預測,甚至有些人完全不會有疼痛感,且現在工作型態也逐漸轉型,大家都只...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HA) 你知道身體自然會產生膽固醇嗎?而吃進去的東西會影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當吃進含有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會使身體產生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中“壞”膽固醇含量。美國心臟協會列出哪些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本土疫情不斷擴大、確診個案數爆炸式新增,居家隔離「一人一室」已經不夠用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下午宣布即日起放寬居家隔離規定,雖然仍以「一人一室」為原則,但不再要求必須使用獨立的衛浴設備,同時如果家戶中所有同住者皆為隔離者,也可以同一戶隔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疫情仍在爆炸式新增,確診數字天天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1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不但單日本土個案281例再創這一波疫情以來的新高,且光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