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4歲的歐先生,8年前有血便以為是痔瘡,自行買藥使用3個月未見改善,擔心是大腸癌至居家附近醫院做檢查,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使用經健保核准接受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甚至還可以規劃到國外長途旅行!

好發於20~40歲年輕族群

中山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林敬斌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免疫失調而造成,通常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主要症狀是腹瀉、血便、裡急後重----患者總是急著想上廁所,但卻只有一點黏液、糞便或血,很容易誤以為是痔瘡,延誤診斷和治療,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病情

在生物製劑出現之前,過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透過皮質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式,若上述的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就只能考慮手術切除大腸。生物製劑能夠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更精確地針對發炎以及免疫問題做調整,林敬斌醫師指出,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但能夠減少潰瘍性結腸炎之症狀以及腸道發炎,更能使腸道的潰瘍癒合,降低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生物製劑 健保有條件給付

健保已從9月1日起,陸續給付兩種施打頻率不一樣的生物製劑,經傳統治療療效不好,或是急性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評估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申請使用,施打之後也需要評估療效,才能續用,一次療程能最多使用38週 。兩種生物製劑都屬於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短效的生物製劑在起始劑量後,每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生物製劑則是每個月施打一次。

及早確診積極治療 重返正常生活

歐先生也因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讓他有不同的人生體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多年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從戒菸開始!林敬斌醫師鼓勵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友,勇敢面對疾病,配合醫師診斷與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老年人若有失眠問題,除了會造成身體的不適,也可能會因精神不濟,造成日常生活的危險;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劉鎮嘉指出,造成失眠的原因較多樣性,唯有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問題。要改善老年人失眠問題,其實可針對病因,配合藥物治療的方式,有效提升睡眠品質,改善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家的藥品是否習慣存放於冰箱呢?小心,可能會使藥品變質;藥師陳進男指出,主要是因藥品處於低溫狀態,從冰箱再取出後,一遇到熱空氣,會促使水氣凝結在藥品表面,導致受潮,這時民眾千萬別再繼續使用,以免傷身。藥品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都經過嚴格控管的溫度等品質處理,上市前也已進行藥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得以前得動大刀的手術,都能經由微創手術來治療;台中市一名92歲婆婆,日前因跌倒導致左側髖部骨折,至台中醫院接受治療,且因患有心臟病而不能進行開刀,最後採用微創手術,成功治癒並將傷害減到最低。行政院衛生署立台中醫院骨科醫師洪宗賢表示,這名92歲婆婆因不小心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在台灣,2300萬人中有300萬人為固定就醫的精神疾病患者,未就醫的人數更高達600萬人;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精神科主任黃敏偉指出,包括焦慮、失眠、憂鬱等都屬於精神疾病,尤其工作需輪值三班的民眾更要注意,罹患精神疾病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至3倍。像是警消、醫護人員等都為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