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血友病患不能運動?醫:反而可降低出血率

血友病患不能運動?醫:反而可降低出血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不佳,深怕受傷流血,難道就不能好好運動?日前,有位28歲的病友謝先生,卻打破了這個觀念,從出生6個月後,就被發現為A型中度血友病,妥善治療後,他在大三時加入了壘球隊,靠著努力,終於讓他在今年世界大賽中拿下了冠軍,也因此獲得獎學金。

適度運動 可減少關節出血頻率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張家堯醫師表示,部份病友因自身或照顧者(父母、老師)擔心運動會增加出血頻率,而不敢從事運動,但其實適度的運動,是可增強關節周遭的肌群,使得關節穩固,反而減少關節出血頻率。

且適度的運動,也能增進身心愉悅、維持體態、避免肥胖,此外,由於病友施打凝血因子的劑量是依體重計算,體重越重、施打劑量就會越多,因此,若能適度控制體重,也能節約健保資源。

運動時間長 病友應使用護具保護關節

既然運動對於血友病患來說是助力,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台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王建得醫師表示,血友可依照自己本身情況來選擇運動,並強調預防勝於一切,在任何運動前都需要暖身與伸展,倘若運動時間較長,就必須在事先施打凝血因子來預防,並依身體狀況及關節病變嚴重度使用護具,如護膝、護踝。

最重要的是運動後的緩和運動,隨行人員也確保其他人知道凝血因子的儲藏位置以免不時之需,此外也提醒患者,從今年起,健保已擴大重度血友病預防性治療範圍,將重度成人患者也納入給付,幫助重度患者也能做好運動前的準備,以免發生自發性出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依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歷年流感重症及死亡個案中,約有7至9成具慢性病史,財團法人肺病防治基金會醫師盤松青特別呼籲,慢性病患者如感染流感,可能使原本慢性疾病惡化,更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危害性命,因此慢性病患者應儘快接種流感疫苗,才能降低因流感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罹患乳癌對於女性而言是一大恐懼,如果確診為進展快速的乳癌類型,更令患者驚慌,以往治療復發後、快速轉移的乳癌患者,醫界大都採取保守治療,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改變治療原則,對於已經轉移至肺臟、肋膜、腦部等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積極治療,就有機會提高患者存活期。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51歲陳姓設計師,罹患糖尿病已長達8年,期間因不愛運動又喜愛美食,因此血糖控制極差,某次在畫設計圖時,不論怎麼畫直線,右眼所看到的直條都變扭曲且視線模糊,症狀不只嚴重影響工作還出現焦慮情緒。 注射新藥、嚴格控制血糖 視力進步 經眼底視網膜檢查與光學同調斷層掃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電影、電視戲劇中經常會安排角色生病來增加劇情的可看性和精采度,戲劇中常有角色罹患血癌的橋段,角色常會有莫名流鼻血、昏倒症狀或以身體上出現多處的不明瘀血來呈現,令觀眾對疾病多了許多困惑與可怕想像。 急性白血病 病危只有短短1~2週 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