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糖飆6倍!20年糖友交白卷 腸泌素救了他

血糖飆6倍!20年糖友交白卷 腸泌素救了他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有家族病史的52歲王先生,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史,雖在第一時間就開始用藥治療,但因工作忙碌、應酬多又三餐作息都不正常,回診時才發現還剩很多口服藥沒吃。醫師給的胰島素不是忘了打就是多打一針,常有低血糖症狀總是餓到發慌、曾狂吃九碗稀飯不知飽;還曾渴到狂飲十幾杯果汁、血糖暴增到690mg/dl,是正常值的六倍!

改用針劑腸泌素有了轉機

二十多年的血糖控制宛如交了白卷,醫師一路幫他加藥,從口服藥到併用施打胰島素,直到四個多月前在醫師的建議下,改用一週一次針劑腸泌素,才開始有了轉機;目前飯前血糖控制在110 mg/dl,糖化血色素也控制在5~6%,體重也從96公斤下降到76公斤。

血糖控制不佳併發症風險高

台灣糖尿病患,近七成血糖不達標,也增加罹患各種併發症的風險!臨床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如能下降一個單位,就能減低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包括降低43%因末稍血管疾病所引起死亡或截肢,小血管疾病風險則能減少37%,需要白內障手術的風險則可減少19%,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機率,則分別下降16%、14%、12%。

針劑腸泌素是治療的新選擇

以往當糖尿病患使用多種口服藥無法有效控制時,將需要注射胰島素,但有些糖友因各種迷思非常抗拒施打胰島素,或是擔心體重增加和低血糖等副作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指出,腸泌素則是在施打胰島素之前,提供糖尿病友在治療上一項新的選擇。腸泌素除了能夠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糖激素,控制血糖之外,還可讓大腦產生飽足感,抑制胃排空,進而讓患者能有效控制體重,配合運動,當然 就更容易控糖。

針劑腸泌素降血糖控體重

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針劑降血糖藥物(腸泌素GLP-1)對於有三高問題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有機會降低糖化血色素,減少低血糖風險,透過控糖能有效預防腦中風、心肌梗塞、腎病變、視網膜等病變併發症。沈峰志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兩種以上口服降血糖藥物,仍難以讓糖化血色素達標,此時就可以考慮換用針劑腸泌素,根據病人生活型態選擇注射頻率,降血糖,也能有效控制體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0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父母會在孩子滿1歲後選擇幼兒成長配方奶粉,但這些奶粉不一定是乳品!依據食藥署標示規定:調製乳粉定義「由生乳、鮮乳、或乳粉等為主要原料,並佔總內容物含量50%以上,並應標示乳粉含量百分比。目前市售幼兒成長或水解配方奶粉多未標示乳粉含量百分比,常以「成長配方」或「水解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老人家慎防骨鬆和跌倒!台灣地區髖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第一,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張尹凡醫師表示,以身高這樣的高度跌倒通常不會骨折,應小心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手腕、髖部部位骨折,尤其「髖部骨折」,死亡率比第三期乳癌還高,呼籲家中有長輩者,注意室內環境安全,慎防跌倒及骨折,自己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0歲的詹小姐,生產完就深受漏尿的問題困擾,出門總是需要用護墊,一個不小心、咳嗽就會漏尿,讓她不勝其擾,加上私密處也有點乾澀,偶爾還會有燒灼的疼痛感,與老公的性事也不太順利。遠在加拿大的她聽聞有私密處雷射可以改善,特地飛回台灣尋求協助,經過療程之後已明顯改善,不僅不用再...

閱讀詳情 »

便秘是皮膚的大敵 健康者易忽視腸道,對老化和疾病沒有防備 「我沒有便秘,完全健康。」這麼說的人,更要注意腸內環境。通便順暢,不覺得有問題,其實才是有問題。據說即使每天都排便,體內還是會積存五百克到兩公斤的食物殘渣、廢棄物和糞便。而且腸道本身的細胞每兩、三天就會換新,老舊的細胞也會像污垢般剝落,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