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糖飆6倍!20年糖友交白卷 腸泌素救了他

血糖飆6倍!20年糖友交白卷 腸泌素救了他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有家族病史的52歲王先生,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史,雖在第一時間就開始用藥治療,但因工作忙碌、應酬多又三餐作息都不正常,回診時才發現還剩很多口服藥沒吃。醫師給的胰島素不是忘了打就是多打一針,常有低血糖症狀總是餓到發慌、曾狂吃九碗稀飯不知飽;還曾渴到狂飲十幾杯果汁、血糖暴增到690mg/dl,是正常值的六倍!

改用針劑腸泌素有了轉機

二十多年的血糖控制宛如交了白卷,醫師一路幫他加藥,從口服藥到併用施打胰島素,直到四個多月前在醫師的建議下,改用一週一次針劑腸泌素,才開始有了轉機;目前飯前血糖控制在110 mg/dl,糖化血色素也控制在5~6%,體重也從96公斤下降到76公斤。

血糖控制不佳併發症風險高

台灣糖尿病患,近七成血糖不達標,也增加罹患各種併發症的風險!臨床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如能下降一個單位,就能減低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包括降低43%因末稍血管疾病所引起死亡或截肢,小血管疾病風險則能減少37%,需要白內障手術的風險則可減少19%,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機率,則分別下降16%、14%、12%。

針劑腸泌素是治療的新選擇

以往當糖尿病患使用多種口服藥無法有效控制時,將需要注射胰島素,但有些糖友因各種迷思非常抗拒施打胰島素,或是擔心體重增加和低血糖等副作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指出,腸泌素則是在施打胰島素之前,提供糖尿病友在治療上一項新的選擇。腸泌素除了能夠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糖激素,控制血糖之外,還可讓大腦產生飽足感,抑制胃排空,進而讓患者能有效控制體重,配合運動,當然 就更容易控糖。

針劑腸泌素降血糖控體重

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針劑降血糖藥物(腸泌素GLP-1)對於有三高問題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有機會降低糖化血色素,減少低血糖風險,透過控糖能有效預防腦中風、心肌梗塞、腎病變、視網膜等病變併發症。沈峰志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兩種以上口服降血糖藥物,仍難以讓糖化血色素達標,此時就可以考慮換用針劑腸泌素,根據病人生活型態選擇注射頻率,降血糖,也能有效控制體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0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在忙著準備年貨之際,也都不會忘記採買零食餅乾,但許多零食點心其實暗藏著高油、高糖、高鹽危機,往往過完一個年假,體重也跟著節節高升,那麼該如何吃的開心又不會增重?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何宜蓁提供民眾幾個小秘訣:(一)挑選零食包裝要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地球村概念深植人心,以往只有少數族群的人才能出國旅遊,但現在有機會從事國際旅遊的人,從年輕到年長或幼童,甚至有特殊族群,如慢性病患等都有。航空縮短時間、空間的距離,也加速疾病傳播,讓「旅遊醫學」更顯重要。如何在出國時維持身體健康,解決身體突發狀況,都和民眾對於旅遊醫學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 有疑似症狀盡快就醫你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或發燒等症狀出現嗎?小心恐是病毒性腸胃炎,應盡快就醫治療。疾管署表示,腹瀉群聚案件中,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可藉由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傳染力非常強,民眾應留意飲食衛生,並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如出現疑似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除舊佈新,大掃除總讓人全身痠痛,甚至筋骨扭傷、拉傷。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分享年前掃除5大秘訣,包括以腿代腰、以凳代踮、以蹲代彎、以大代小、用具合手,只要照著做保證痠痛不上身。大掃除用力不當 容易傷筋挫骨亞東醫院復健科主任邱正民指出,臨床上,不少久坐的辦公族,平日缺乏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