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人不舉原因找到了! 防止陰莖靜脈滲漏成先決條件

男人不舉原因找到了! 防止陰莖靜脈滲漏成先決條件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中山醫院再添生力軍、勃起障礙患者治療將有新選擇!中山醫院邀請泌尿科醫師許耕榕進駐該院、並成立「高階顯微血管重建中心」。許耕榕以獨創改良「陰莖靜脈截除術」聞名國際,他藉由針灸輔助、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顯微血管重建手術、處理陰莖各處血管滲漏,迄今已累計協助3,500名國內外患者重拾魚水之歡。


昨日許耕榕醫師也同步發表新書《男性雄風再造解密》,分享他多年來致力鑽研男性陽痿手術的多項研究成果,以及他在改良手術過程中對於陰莖解剖構造、陰莖靜脈血管系統的全新發現。相關內容已經寫入最新版生殖醫學百科全書。


許耕榕指出,勃起功能障礙有許多種原因,關鍵因素就是陰莖靜脈滲漏。陰莖正常勃起時,血液會經由陰莖動脈流入陰莖海綿體,陰莖海綿竇便會因為充血而膨脹,但若是陰莖靜脈滲漏,血液很快就會流出海綿體,導致不持久或陽痿,陰莖靜脈截除手術就是把滲漏的陰莖靜脈截除或綁紮。


許耕榕形容,就好像1個茶杯底部漏洞,茶杯就不容易斟滿,當洞小的時候、多加點水可以彌補,這就是壯陽藥物做的事情,透過放鬆動脈以及平滑肌,讓血液多流一些進入陰莖海綿體。但是如果洞大一點,基本上拚命灌水也沒有用。釜底抽薪之計,還是要修補滲漏。


許耕榕醫師指出,其實相關假說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但西方醫界認為這項手術成效不彰,患者即便術後恢復功能,時間一久還是會萎靡不振,還有人術後陰莖麻木、變形。美國泌尿科醫界更一度在臨床指南上直接載明是個「不宜進行」的術式。不過許耕榕卻以這個手術治療超過3,500名國內外病人,病人族群從年僅19歲的青年到91歲的阿公,96%患者術後明顯進步。


為什麼在台灣醫師的手下、這項手術卻展現了不一樣的成效?原因就在於電燒。許耕榕指出,外國醫師在手術時習慣用電燒止血,使得組成海綿體的海綿竇被電燒「灼傷變硬」,勃起功能自然受到影響。其實重點在手術技藝。許耕榕透露,自己藉由無數次的小白鼠顯微手術、不斷練習,強迫自己無論如何出血,都不用電燒,慢慢練就了可以純手工綁紮靜脈的技藝。並且開發出適合用於手術的器械。


即便許耕榕累計無數成功案例,西方病患絡繹於途、跨海求助,但歐美醫界早年共識卻認為,陽痿的患者只有不到1%適合血管手術,並將勃起功能障礙的病因歸類為荷爾蒙不全、動脈功能欠佳、神經病變、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獨漏陰莖靜脈。


為了證實靜脈問題在勃起障礙患者身上是非常常見且重要的問題,許耕榕甚至在屍體上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陰莖靜脈才是勃起的決定者,靜脈截除術後不僅不需要太快的灌流就可以讓陰莖勃起、而且勃起時間也維持得更長。


許耕榕團隊還發現,陰莖靜脈系統比原來想的更複雜,原來陰莖內海綿體除原先已知的「深背靜脈」,另有2條「海綿體靜脈」和4條「動脈旁靜脈」。而這個由台灣團隊發現的「陰莖靜脈路網」、也刊登在2018生殖醫學百科「陽痿的血管手術專章」。


許耕榕在此領域多年努力以及科學發現,不僅慢慢獲得歐美專家肯定,也吸引不少國外患者跨海求助。在中山醫院顯微血管重建中心成立後,可望先造福國內病友。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職不能輸在第1印象 探索皮秒顧好「面子」問題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22歲男大生很重視外表,也常健身,從18歲開始,腋下、肛門附近開始起疹子,他原本不以為意,以為是青春痘、毛囊炎,沒想到疹子越長越多,變成一大片,常流血、流膿,衣服腋下老是黃黃、帶污漬,嚴重時,他擔心污血滲出,甚至拿衛生棉墊吸附污血,肛門附近的疹子也讓他痛到無法久坐...

閱讀詳情 »

烹調小訣竅:減少食物中隱性脂肪的方法 方法一 若是炒肉、烤雞翅、滷雞翅,可以先加些調味,如薑片、花椒、米酒,用水煮十幾分鐘,既可以去除隱性脂肪,還可以增添風味。 方法二 吃些不易吸油的蔬菜,例如青椒、木耳等。 方法三 製作涼拌菜時,可將菜汆燙熟後放涼,加鹽拌勻,最後加幾滴香油提味,脂肪含量自然比炒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工業化過程和文明演進的結果,使得自體免疫疾病越來越多,這與生活型態和毒物累積有很大關係。中醫師指出,以前的環境不複雜,主要是傳染或流行疾病。現代人生活型態很容易讓人免疫失調,主要因為作息混亂、飲食及生活環境污染,再加上電磁波的問題;所以,紅斑性狼瘡病人在生活形態與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大陸冷氣團南下,霾害也入侵!全台低溫下探攝氏15度,空氣品質指標亮紅燈。國健署提醒,氣溫變化、空污刺激容易誘發氣喘,建議先看空氣品質預報再出門,並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氣喘發作。 溫差達7度 易誘發氣喘發作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副組長賈淑麗指出,溫度變化容易造成流鼻水、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