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裝置避孕器應定期回診 減少誘發疾病機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若有裝置子宮內避孕器的婦女,一定要養成回診檢查的習慣,且約3至5年就要更換一次,才能避免誘發疾病;台南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永隆指出,婦女可透過洗澡時做檢查,若摸到避孕器線頭,甚至摸到硬物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較為妥當。

臨床上,曾有1名49歲婦女因下腹痛、發燒等症狀就醫,因懷疑恐是卵巢囊腫,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卻發現一顆約8公分的輸卵管水瘤合併卵巢囊腫,且竟包覆著子宮內避孕器。

患者因以為避孕器已掉出體外,為避免懷孕,又接受輸卵管結紮手術,才誘發卵巢囊腫;蔡永隆說,通常醫師在裝設子宮內避孕器會留一點線頭,方便日後取出,但避孕器仍有千分之一至二的機率發生異位,甚至會因子宮閉鎖不全而掉出。

早期的子宮內避孕器屬於永久有效型,不須拿出,但考量異物長期在體內較不好,目前已改用包括銅T、母體樂等;蔡永隆提醒,子宮內避孕器的有效期限為5年,但通常3年後效果漸漸不彰,婦女們應定期回診檢查,才能避免危及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35

相關推薦

過年即將來臨,是否蓄勢待發要購買零食點心了呢?但傳統點心常常帶有較高的熱量,較低的營養價值,這也讓我們陷入熱量與健康負擔的陷阱中 根據國健署調查,過年時節的大吃大喝和一直吃不健康的小點心與零食,民眾在年節時期平均會增加兩公斤! 這次營養師將推薦您如何挑點心,在吃點心的同時也可以補充營養! 專欄目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3)日接受媒體專訪,坦言外購疫苗遇到挫折,可能要在6月才可能打到疫苗,但疫苗涵蓋率超過6成,就有可能鬆綁邊境管控,有可能在年底就有機會到低風險國家旅遊。 社區保護行程關鍵在民眾意願 疫苗施打率高將開始鬆綁管控 今(4)日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專訪提到,新冠疫情發展1年來變得有點小迷信,好像在指揮中心越久,病例就會比較少,早點離開就會接到緊急通知電話,除夕夜當晚如果比較晚希望太太不要生氣。 陳時中在今(4)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聽到記者詢問情緒放鬆下來回應,疫情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當癌症出現,好像被宣判了生命的結局,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正視癌症就從了解開始!預防勝於治療,防癌功課千萬別偷懶!對於癌友,只要接受正規治療,也能視「癌」為慢性病。 對抗癌細胞,需要充足的體力才能戰勝,如何做好抗癌期間的營養補給?對抗癌症,建立正確觀念加「倍」給「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