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讀 有助增加嬰幼兒學習能力

親子共讀 有助增加嬰幼兒學習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逐漸邁向少子化社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孩子的早期經驗,會影響一輩子,也因此若能透過早期的親子共讀,不僅能幫助嬰幼兒學習能力及語言發展,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4A加護病房護理長陶菁指出,根據研究,及早養成閱讀習慣且喜歡閱讀的孩子,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想像力啟發與創造力培養,顯示閱讀的重要性。

設立親子共讀專區 幫助早產兒父母度難關

過去臨床上,也曾有不少新生兒因早產或病情,需要立即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這種非預期的經驗,也讓爸媽感到不少壓力,研究指出,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早產兒父母親,容易因母嬰分離,無法執行父母角色功能,而造成焦慮不安,也因此奇美醫學中心母嬰醫療團隊,秉持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理念,在自產前門診、產後病房、嬰兒室、病嬰室、兒科病房等都設立了親子共讀童書專區,提供給陪伴孩子的家屬使用。

從孕期開始閱讀童書 刺激寶寶大腦發展

奇美醫學中心從孕程過程開始,就在門診推廣,讓孕期父母了解養成唸書給胎兒聽的習慣,或摸摸肚子和寶寶交流講話,透過父母的語言給予最好的胎教,有助於刺激腹中寶寶大腦發展,甚至語言學習能力;陶菁護理長表示,過去曾有不少家屬對於親子共讀感到疑問,認為孩子這麼小聽得懂嗎,但其實親子通讀最重要就是分享,當父母在朗讀童書時,刻意放慢語調且溫柔的聲音,能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穩定情緒。

建立親子共讀習慣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根據統計,從107年7月推廣至今,包括產前門診、產後病房及嬰兒室等共推展1,600人次,另外,在病嬰室更高達約790人次,尤其在父母親了解親子共讀的影響力後,至今就執行了1,000多人次;陶菁護理長呼籲,透過親子共讀,在父母的帶領下,引導孩子進入書本的有趣世界,不但有助於孩子腦力、語言等發展,當父母參與孩子閱讀歷程時,一方面能一同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護與關懷,讓孩子快樂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裡排泄出往,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腎臟有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從腎臟漏出,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也會有沒勁兒的表現。有些患者會以為是過於勞累,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忽視了腎臟題目。 2、不想吃:  不想吃飯、厭食,甚至噁心、...

閱讀詳情 »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都要不斷引領健康、幸福的生活。但在這些努力之下,我們經常會偏離軌道越來越遠。根據我們的經驗法則,任何極端都是不健康的,但我們很少關注這些健康習慣帶來的“負面影響”,取而代之,我們都認為盡可能經常去做這些事情就會有好結果。先別急&helli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兩年才舉辦一次的全國性「戒菸就贏比賽」即將開始報名!擔任今年推廣義工的當紅歌手蕭敬騰也現身說法,分享自己呼朋引伴且說戒就戒的經驗,他鼓勵還在吸菸的朋友放寬心情、勇於嘗試戒菸,而曾經一天最高5包菸、已經成功戒菸的蕭爸爸,也特地加入助人戒菸的義工行列。蕭敬騰說,自己在小學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高齡101歲、喪偶多年的王奶奶因最近兩個多月來有陰道異常出血的毛病,在兒子陪同下至婦產科求診,經超音波、內診及切片等詳細檢查後,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第二期,且腫瘤大小約五公分;所幸在持續進行化療合併放射線治療後,王奶奶狀況穩定,也持續恢復健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婦產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