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親子共讀 有助增加嬰幼兒學習能力

親子共讀 有助增加嬰幼兒學習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逐漸邁向少子化社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孩子的早期經驗,會影響一輩子,也因此若能透過早期的親子共讀,不僅能幫助嬰幼兒學習能力及語言發展,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4A加護病房護理長陶菁指出,根據研究,及早養成閱讀習慣且喜歡閱讀的孩子,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想像力啟發與創造力培養,顯示閱讀的重要性。

設立親子共讀專區 幫助早產兒父母度難關

過去臨床上,也曾有不少新生兒因早產或病情,需要立即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這種非預期的經驗,也讓爸媽感到不少壓力,研究指出,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早產兒父母親,容易因母嬰分離,無法執行父母角色功能,而造成焦慮不安,也因此奇美醫學中心母嬰醫療團隊,秉持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理念,在自產前門診、產後病房、嬰兒室、病嬰室、兒科病房等都設立了親子共讀童書專區,提供給陪伴孩子的家屬使用。

從孕期開始閱讀童書 刺激寶寶大腦發展

奇美醫學中心從孕程過程開始,就在門診推廣,讓孕期父母了解養成唸書給胎兒聽的習慣,或摸摸肚子和寶寶交流講話,透過父母的語言給予最好的胎教,有助於刺激腹中寶寶大腦發展,甚至語言學習能力;陶菁護理長表示,過去曾有不少家屬對於親子共讀感到疑問,認為孩子這麼小聽得懂嗎,但其實親子通讀最重要就是分享,當父母在朗讀童書時,刻意放慢語調且溫柔的聲音,能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穩定情緒。

建立親子共讀習慣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根據統計,從107年7月推廣至今,包括產前門診、產後病房及嬰兒室等共推展1,600人次,另外,在病嬰室更高達約790人次,尤其在父母親了解親子共讀的影響力後,至今就執行了1,000多人次;陶菁護理長呼籲,透過親子共讀,在父母的帶領下,引導孩子進入書本的有趣世界,不但有助於孩子腦力、語言等發展,當父母參與孩子閱讀歷程時,一方面能一同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護與關懷,讓孩子快樂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剛升小二的孩童,常常靜不下來,上課也常不專心,且動不動就生氣,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所導致;成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紀美宏指出,在台灣,過動症的發生率約50%,導致原因不明,多被認為和遺傳有關。過動症主要是因患者的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才會出現注意力缺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騎單車環島是許多人的夢想,電影《不老騎士》的熱血瘋狂讓觀眾記憶猶新,沒想到最近也有一群「不倒騎士」完成創舉,以10天的時間挑戰環台1100公里,用行動向大家證明,就算罹癌也可以用運動找回健康!去年第二屆《有愛無癌 互動關懷》36位抗癌勇士在完成環台挑戰後,都養成了運動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以往治療血癌必須透過骨髓移植,在患者及捐贈者的脊髓插針,並進行全身性麻醉,採集骨髓時頗有感染風險;醫師表示,目前改從周邊血取得幹細胞,只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將骨髓中的幹細胞驅動至血液中,再收集取得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各種血液性、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提升治療癌症的化療效果。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人仍有冬令進補的習慣,寒冷的冬天,就愛吃薑母鴨、羊肉爐等藥膳來進補;不過,中醫師提醒,高血壓病人體質多「陽亢」,進補往往會產生上火現象,甚至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的反應,要多加注意。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王致中醫師表示,冬令進補主要是補「陽」與補「精血」,冬令進補常見的藥膳較適合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