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解決痛風問題 飲食控制是關鍵

解決痛風問題 飲食控制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一名患者睡醒後,發現自己右腳大拇指劇烈疼痛,且一度無法走動,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研判有可能是痛風所引起;開業診所院長王舒民指出,若屬於單一關節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時,且患者前一天還吃了大餐,就可能和痛風息息相關。

痛風易引起全身性疾病 被列四高 

當尿酸長期堆積在關節腔裡,就會引起急性發炎,也就是痛風;王舒民院長說,雖痛風發作,透過打針和服藥,就能有效舒緩,但若長期處於高尿酸血症的情況下,就會使身體出現慢性發炎,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腎功能的異常等風險,也因此痛風又有人把它和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並列,稱為四高。

避免食用高普林食物 減少誘發痛風

王舒民院長進一步說明,要避免痛風出現,最重要關鍵還是得靠飲食控制,像是肉類、豆類、海鮮或酒精等,都屬於高普林食物,若大量攝取,就可能埋下誘發痛風的危險因子;除了注意飲食,平時也應多喝水,幫助尿酸排泄,降低痛風發作機率。

服藥出現過敏反應 應立即停藥

若飲食控制下仍無法改善尿酸值,建議可透過服藥幫助控制,但若服用相關藥物出現皮膚紅疹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且盡快就醫檢查;王舒民院長提醒,一旦有痛風症狀出現,除了就醫治療,接受打止痛藥等,要記住最好的方式仍是從平時飲食習慣改變開始,才能真正對症下藥,避免傷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8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今(20)日上午首次召開全國性防疫會議,上午9時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對外報告,陳宗彥強調各縣市都有共識,22縣市都將在疫情熱區設置篩檢站,一旦確定陽性規定時間內後送。 ▲中央與地方防疫會議摘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國內疫情嚴峻,為提供腦中風患者出院後持續性全方位的照護服務,且獲得客製化的中風資訊,臺北榮總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劉子菁護理師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讓病患與家人不用再感到茫然無措,隨時可獲得臺北榮總腦中風專家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了對全球生育率的預估,認為到2021年我國生育率將僅剩1.07,為全球最低。少子化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經濟因素外,政府有無創造友善的生育環境,也是關鍵的因素之一。而在友善生育中,「女性是否能安心且自由的選擇何時懷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非預期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