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解決醫院病房的噪音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當約瑟夫醫師的母親住院時,因為醫療器材的逼逼聲與震動聲,他根本在電話中聽到他母親的聲音。更糟的是,她幾乎無法在醫院闔眼睡覺。

研究顯示,醫院的噪音,包括醫生與護士在夜間的打擾,還有各種聲音,讓最需要休息的病人反而很難休息。這不僅影響病人的心情,還有病人的健康。約瑟夫說,醫院最高會到72分貝,吵鬧程度就像一個人站在吸塵器旁邊一樣。

解決醫院病房的噪音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建議過醫院的噪音夜間不應該超過30分貝,白日不應超過35分貝。但諷刺的是,2005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研究,美國根本沒有醫院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大部分醫院都落在50到60分貝左右,有些醫院還要更高。

為解決醫院噪音的問題,范德比大學助理教授約瑟夫於是著手研究,他設立了一間完全阻隔聲音的房間。房間裡有一張椅子,讓研究人員在裡面測試各種不同的聲音與頻率對人的影響。他認為最好在病房會出現的聲音應該是可以提醒人,但又不使人煩躁的。此外,他也研發一種耳塞,可以阻隔原本醫療儀器發出的聲音,好讓病人可以在病床上安靜入眠。市面上類似的耳塞很多,但是他希望特別是針對醫院環境所使用。

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這個耳塞如何運作,還有病人配戴起來是否習慣與感到舒適等。有人認為即便有耳塞,也不會改變院內聲音的來源,還有醫院設計的模式。例如,醫院的地板是很堅硬,很容易引起回音的地面,也很容易引發噪音。為此,有的醫院牆壁還設計天花板的磁磚,用特別的材質設置,可以吸收醫些噪音。

病房裡會聽到的聲音很多,醫院內會出現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這些聲音包括人們講話的聲音、護士推著推車走過走廊的聲音、清潔人員整理垃圾桶的聲音,甚至戶外飛機飛過的聲音等等。

有趣的是,噪音似乎會吸引噪音,只要一處有大一點的聲音,大家對於聲音就更敏感,對聲響的忍受力就越差,有些學者稱呼此為[聲響回饋]。曾經有人在加護病房做過研究,病人對噪音的抱怨中,只有15%真正是需要醫療人員處理的,有大概40%只是病人錯誤的感覺。但當醫療人員無法一一處理病人的感覺時,他們就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研究人員認為睡眠品質的低落造成加護病房裡人們的高血壓、意識清醒能力降低,還有其他併發症,也讓人對疼痛的忍受力更差。

美國政府也曾經做過研究,瞭解住院病人對病房的滿意度。這給醫院一些誘因來盡量減少院內的噪音。原因是病人滿意度較高的醫院,可以得到政府較多的醫療補助。儘管不可能完全阻隔病房內的噪音,但是安靜的修養才是病人康復的最大關鍵。

參考資料: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leep in hospitals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前一晚睡了很久,醒來卻還是好累,其實睡眠的目的本來就不在「睡覺本身」,而是是否有消除前一天的疲憊,如果想擁有好的睡眠品質,一覺醒來充滿神清氣爽,那麼這6件事情你絕對要跟著做! 1.統一每天起床的時間 日本睡眠名醫表示,想要有優...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炎炎夏日,要保護眼睛受紫外線傷害的唯一方法就是配戴太陽眼鏡,無論哪個年紀都一樣。 這些俗稱UVA與UVB的紫外線會傷害我們的眼睛,而保護眼睛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配戴有100%防護紫外線UVA、UVB或是100%防護紫外線UV400的太陽眼鏡。 但是真正可以防護紫外線...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短且接近肛門,一般來說,女性較男性易患有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感染率大約五分之一,其中許多人甚至會反覆感染。長期以來,女性們大多認為蔓越莓有助於避免泌尿道感染,但確實有效嗎? 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

閱讀詳情 »

飲食內容可以改變尿液的酸鹼度,但體質的酸鹼度也可以靠飲食改變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正常來說,人體的酸鹼度是恆定的,藉由血液循環、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腎臟過濾層層把關,以維持體內循環的穩定,因此是無法藉由飲食內容來改變身體的酸鹼度的喔!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都比以往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