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診間行醫記錄器錄影 法務部:需病患同意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不少醫師為求自保,在診間設置「行醫紀錄器」,透過錄音錄影等舉證資料,避免被告。不過,醫改會指出,醫師使用「行醫紀錄器」之前,依法應先經病患書面同意。

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指出,病人在診間時,常因為檢查需要而出現衣不蔽體等尷尬畫面,有時還會討論到涉及個人隱疾的私密對話。如果在不知情下,被錄影錄音下來,確實對病患不公平。

張雅婷質疑,醫療院所是否有嚴謹把關機制來處理這些檔案,防止被不當使用?院方管理階層知情嗎?符合法律規範嗎?此外,如果日後發生爭議時,病人也有權利要求調閱嗎?

為此,醫改會發文至衛福部、法務部,詢問相關事宜,並建議儘速檢討修訂醫療隱私相關法制規定,以利醫病雙方遵循,以免醫病之間關係因「行醫紀錄器」而遭破壞。

張雅婷指出,最近接獲法務部回函,確定醫師診治病患時自備「行醫紀錄器」進行錄影錄音之蒐集行為,應先徵得病患當事人「書面同意」(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

另外,醫師以錄音筆、針孔攝影等錄音錄影,是否構成刑法妨害私生活秘密罪,須依具體個案判斷是否有正當理由而定。

不過,衛福部則尚未提出更進一步的說明與規範。

「國人應重建溫暖互信的醫病關係!」張雅婷呼籲,大多數病人都很尊重與感激醫護人員的辛勞,醫生們也是盡心盡力救治病人。希望醫病雙方不要以諜對諜方式進行互動,如有疑慮可先透過院內管道協調溝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節連假長達9天,通宵玩樂是常有的事,尤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歡,打牌、打麻將,一天一夜時間還不夠用;醫師提醒,熬夜是最傷身體的壞習慣,尤其喝酒更會增加肝臟負擔,建議一般人少熬夜,有肝病者、糖尿病患者,最好能免則免。 晚睡就算熬夜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一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皮膚又出問題了嗎?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過年期間民眾最常熬夜守歲、飲酒作樂、泡澡取暖,容易發生脂漏性皮膚炎、唇疱疹、起酒疹,以及乾燥性皮膚炎等4大皮膚問題,提醒民眾玩樂之餘,也要記得多休息。 皮膚非常脆弱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從去年入冬開始,氣溫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讓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或老年人患上感冒,更有不少人為了預防感冒而施打疫苗,但台灣正被低溫壟罩,仍染上感冒。 B型流感進入高峰期 成大醫院感管中心暨小兒感染科主任劉清泉醫師表示,從去年12月中下旬至今約1個月左右,而臨床上統計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傳統年菜重鹹又油膩,多吃恐傷心。據統計,國內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嚴重則中風、心肌梗塞而猝死。台大醫院適逢猴年,推出8道創意料年菜,以辛香料、中藥材取代鹽、調味料,整桌含鹽量不到1.5公克。 猴年創意年菜 8道創意料年菜,有「花果山-花果溫沙拉」、「龍王寶-龍蝦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