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試試看角色扮演,模擬練習!陪伴害羞兒,4招讓孩子不再拒怕上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試試看角色扮演,模擬練習!陪伴害羞兒,4招讓孩子不再拒怕上學...

暑假過後,家中寶貝可能將面臨適應新環境的挑戰:進入學校、重新分班或更換導師。對於性格特質害羞慢熱型的孩童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挑戰。而家長常不知如何引導孩子面對這些未知的恐懼,透過講理的方式孩子好像似懂非懂,又或者「理智上知道,但情感上做不到」,因此產生分離焦慮、害怕恐懼,更甚者可能拒學而成了學校裡的小逃兵。

4方法營造正向的上學經驗 讓孩子不再拒學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臨床心理師胡佳妗表示,其實在面對孩子的害羞慢熱,除了耐心引導孩子嘗試去接觸、熟悉新的環境與人事物外,亦可在日常的遊戲活動、親子共讀故事繪本的時光中,營造多元的正向經驗,幫助孩子融入未知的新環境。以下提供4種小方法,讓家長能夠在生活中,練習陪伴害羞兒童,找到上學樂趣: 

1) 角色扮演,模擬練習/

在日常遊戲中,家長不妨主動展開一場「開學第一天」的角色扮演遊戲,與孩子一起扮演老師和學生、同學和同學的假裝遊戲,透過情境模擬,練習任何可能會遇到的情境,例如與同學打招呼、簡單自我介紹、課堂中想要上廁所等。在角色扮演的對話中,家長可先示範合宜的互動與回應,再引導孩子學習與發想自己更能掌握的問題解決方法。經由事先情境練習、學習行為反應技巧,並透過充分的演練,更能讓孩子有效將遊戲中的互動經驗類化到真實活動中。 

2) 走過路過,熟悉感提升/ 

尚未開學前,家長可帶孩子到未來學校、上課教室多多走動,藉由親臨現場、慢慢建立對環境的熟悉感,並點出學校與家中或過去經驗的共同性,例如「學校跟家裡一樣也有好多故事書!」、「學校的溜滑梯跟公園裡的一樣大呢!」,透過相似的串連,減少孩子心中的不安與陌生感。另外也可在親子共讀繪本的時間,接觸關於初次就學、害怕新環境等議題的書籍,讓孩子知道這些不安、害怕會出現,但並非無法面對。針對害羞兒童的新環境適應引導技巧,除了模擬情境及增加熟悉感的預備,此次更衍伸出開學後家長如何繼續陪伴孩子建立正向經驗與情感同理: 

3) 創造正向經驗,肯定嘗試行為/

在開學後,每日放學時,家長可以多與孩子討論當天參與活動、人際接觸的情形,運以正面言語鼓勵孩子克服焦慮、努力嘗試參與團體活動的行為,強調孩子內在的勇敢以及練習嘗試,例如「哇你快找到好朋友了呢!」、「那時候你一定很緊張,但你很勇敢的試試看,你真棒!」,將每次的努力都化為一筆正向經驗。

有了良好的正向經驗,不但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自信心,同時也是為未來更多的人際情境打下良好的心理預備基礎。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善加運用一些節慶活動,例如參與同學朋友的生日派對,或團體出遊的機會,像是社區活動、暑期營隊、親子園遊會等活動,在歡樂與開心的氛圍中,增加孩子接觸不同人事物的機會,累積正向互動經驗。

4) 傾聽同理,我懂你的恐懼/

除了嘗試練習模擬、逐步提升熟悉感,以及創造正向經驗外,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能夠以溫暖、同理、傾聽的態度,接納孩子會有不安恐懼的情緒,不斥責、不威脅、不駁斥孩子的主觀經驗,以瞭解並尊重孩子的角度,去陪伴他面對這些新的挑戰。

家長自己過去初次就學、就業,或是轉換新環境時的經驗談,也是相當好的自我揭露與同理素材,藉由經驗分享,孩子會知道,我們與他同在。好的情緒陪伴經驗會留下,透過家長的傾聽接納,讓「閉暑」的孩子知道,原來他們的害怕恐懼與不安焦慮,有人懂!內心名為勇敢的小苗,在關心與接納下,會日漸茁壯。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忽冷忽熱,心房顫動者更需要注意!因為心房內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產生血栓,當血栓流至腦部時,便可能導致栓塞性中風,引發致命的危機。一位87歲的病患,平常沒有留意心律不整問題,結果因心房顫動形成腦部血栓造成中風,意識昏迷。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除了施以藥物治療,易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心情不好就聽首歌吧!音樂治療有助改善憂鬱症狀,至少能維持短期的效果。根據一篇發表於《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以79位18~50歲被診斷有憂鬱症者為對象,隨機分配至常規治療組及常規治療合併音樂治療組,研究進行三個月,結果發現,接受合併治療的受試者在憂鬱緩解、焦慮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產痛是婦女在生產後難以忘懷的痛,到底有多痛?有人形容那感覺就像是「被高鐵撞上」、「被機關槍掃射」,尚未生產的婦女也對產痛感到焦慮、害怕,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於上週末辦理團體活動,由麻醉科管思齊主任授課,讓民眾認識減痛分娩! 管思齊表示,痛是一種感覺,是相對的、抽象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嬰兒若是長時間腸胃炎拉肚子,恐是菌血症,家長不能輕忽!一名6個月大男嬰因腸胃炎拉肚子超過兩週,並反覆發燒,家長還以為是感冒;檢查發現是沙門氏菌引起腸胃炎合併菌血症,還好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醫師表示,嬰兒抵抗力比較弱,腸胃保護性差,如發生腸胃炎時間超過5天,家長一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