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許多人都喜歡偏瘦的身材,但若是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持續變瘦,就要當心恐為健康警訊!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莫名爆瘦在醫學上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若半年內體重下降逾5%,建議應積極就診檢查為佳。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體重是判斷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體重過重會增加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不少衛教宣導都一再呼籲民眾應維持適當的體重。然而,若是在沒有刻意節食、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體重卻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時,就應該要提高警覺是否健康出了問題!

 

柳朋馳醫師表示,體重會隨著個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態而出現小幅波動,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但若莫名的體重下降值得注意了!柳醫師進一步說明,若半年內莫名變瘦幅度超過5%,在臨床上就算是有意義的體重減輕,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可能是生理疾病或情緒障礙所引起,建議應該積極就診檢查。

 

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常見的病因包括:

 

1. 生理疾病:例如像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臟疾病、癌症等都可能會造成體重下降的狀況,提醒民眾可藉由健康檢查或積極就診以找出潛在可能的病因。

 

2. 心理疾病:例如像是失智、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都可能造成體重下降。

 

3. 藥物影響:藥物濫用、酒精成癮也可能是造成體重直落的原因,另外,部分癲癇用藥、含有毛地黃或利尿劑的藥物,或是長期使用瀉劑等藥物時,都可能因藥物副作用造成食慾不振、吸收不良而導致體重減輕。

 

4. 自然老化: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也可能是體重變輕的原因,像是因味覺、嗅覺退化而導致食慾不振、減少進食;或是因為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吸收能力大不如前,也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而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

 

然而,柳朋馳醫師也表示,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部分民眾體重大幅減輕卻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建議此類狀況者仍宜隨時留心、提高警覺,並持續每3至6個月回診追蹤,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精神科、新陳代謝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

 

延伸閱讀:

【健保免費健檢項目】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996

【如何選擇健檢項目】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1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觀光局桃園機場旅遊服務中心員工(案269),在機場接待、與菲律賓工作返台的觀光局主管的兒子(案277)喝咖啡而染疫,引發「特殊接待」質疑,連交通部長林佳龍都震怒要求徹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證實案269年僅5歲的兒子(...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個案再多2人不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確診,同時繼昨晚傳出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12天,奧地利、捷克旅遊團領隊40多歲男性領隊不幸死亡後,陳時中下午再公布新增2死亡個案,讓國內死亡...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一口氣宣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的壞消息,除了昨晚率先曝光的案108、奧地利、捷克旅遊團擔任領隊40多歲男性之外,還包括國內首起院內感染指標個案的案34、50多歲北部女性以及案17...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口罩產能提升,庫存足夠,「口罩實名制」決定全面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宣布,從下周四(4月9日)起,全面解除單雙號分流購買限制,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買口罩,且方便民眾不用跑太多趟也開放為小孩每14天可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