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許多人都喜歡偏瘦的身材,但若是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持續變瘦,就要當心恐為健康警訊!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莫名爆瘦在醫學上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若半年內體重下降逾5%,建議應積極就診檢查為佳。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體重是判斷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體重過重會增加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不少衛教宣導都一再呼籲民眾應維持適當的體重。然而,若是在沒有刻意節食、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體重卻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時,就應該要提高警覺是否健康出了問題!

 

柳朋馳醫師表示,體重會隨著個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態而出現小幅波動,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但若莫名的體重下降值得注意了!柳醫師進一步說明,若半年內莫名變瘦幅度超過5%,在臨床上就算是有意義的體重減輕,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可能是生理疾病或情緒障礙所引起,建議應該積極就診檢查。

 

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常見的病因包括:

 

1. 生理疾病:例如像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臟疾病、癌症等都可能會造成體重下降的狀況,提醒民眾可藉由健康檢查或積極就診以找出潛在可能的病因。

 

2. 心理疾病:例如像是失智、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都可能造成體重下降。

 

3. 藥物影響:藥物濫用、酒精成癮也可能是造成體重直落的原因,另外,部分癲癇用藥、含有毛地黃或利尿劑的藥物,或是長期使用瀉劑等藥物時,都可能因藥物副作用造成食慾不振、吸收不良而導致體重減輕。

 

4. 自然老化: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也可能是體重變輕的原因,像是因味覺、嗅覺退化而導致食慾不振、減少進食;或是因為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吸收能力大不如前,也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而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

 

然而,柳朋馳醫師也表示,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部分民眾體重大幅減輕卻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建議此類狀況者仍宜隨時留心、提高警覺,並持續每3至6個月回診追蹤,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精神科、新陳代謝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

 

延伸閱讀:

【健保免費健檢項目】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996

【如何選擇健檢項目】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1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認識非自願性體重下降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因應疫情升溫,中醫大新竹附醫即日起也提高防疫措施,進入院內插健保卡,落實TOCC實聯制,確保進入醫院就診民眾安全。本院全區均消毒完畢,並且取消地下街美食街內用,改成外帶,避免民眾聚集。 因應疫情升溫,中醫大新竹附醫即日起也提高防疫措施,進入院內插健保卡,落實TOCC實聯...

閱讀詳情 »

國內COVID-19疫情延燒至醫院,稍早新北市衛生局證實,亞東醫院有1名病患曾出入萬華茶藝館,採檢後為陽性確診,造成「院內傳播鏈」共有7名確診個案。而被問及亞東醫院的收治量能,亞東醫院醫療副院長邱冠明嘆「此次疫情迅猛」,若每位患者在醫院要一人一室,他坦言「收治量能令人擔心」。衛生局表示,亞東醫院急診...

閱讀詳情 »

【記者 邱奕懿/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因應國內本土COVID-19疫情,中央健康保險署自即日起,陸續將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者及經疫調列為自主健康管理者,分別於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註記為「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自主健康管理個案(14天内)」、「經疫調列為自主...

閱讀詳情 »

新竹縣芎林鄉昨(16)日接獲檢舉昨一家婚宴會館正在舉辦婚禮,即使已經依照防疫指示入場前量體溫、每桌只坐5人且保持社交距離,但由於前來祝賀的賓客約有120多人,違反新竹縣政府不得舉辦「室內100人以上集會活動」的規定,當場遭稽查人員勸導離場,新人和賓客們才剛坐下,但也只能將桌菜打包,草草結束婚禮。新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