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誤將腸癌當痔瘡 腸癌血便徵兆易忽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上完廁所若發現糞便有血、顏色暗紅,千萬別以為是痔瘡不需檢查,當心是大腸癌的早期徵兆!一名67歲蔡女士就有長期的血便問題,卻誤以為是痔瘡出血沒有積極治療,直到前年6月經癌篩後確診已是大腸癌第3期。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政府提供50-69歲民眾2年免費1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篩檢及早治療,病情可獲得良好控制。

蔡女士自述,自己是生完小孩後就有痔瘡情形,因此一直以來都以為血便是痔瘡引起,沒有做進一步檢查,直到100年6月至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癌症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出現陽性反應,經大腸鏡及切片檢查證實為大腸癌第3期,歷經化療、電療及開刀做人工造口,幸好開刀後恢復情形順利,這段期間爆瘦的10公斤也漸漸回復。

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表示,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可使用採便管在家做糞便潛血檢查,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或出現血便情形,往往已進入2-3期,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

目前政府提供國內50至69歲民眾2年免費1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透過1支小小的採便管採集少許糞便,即可利用定量免疫法(iFOBT)檢驗糞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反應,無疼痛感且方便,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接受檢查。

周真貞主任表示,大腸癌是目前少數可經由篩檢及早發現的癌症,且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歐美國家研究也顯示,每年實施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0%的大腸癌死亡率。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天天5蔬果與規律運動,50-69歲民眾每2年需至少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及早診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5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今年農曆春節年節長達九天,不少人都趁此機會安排出國旅遊,好好放鬆一下;根據過去經驗,許多出遊民眾常因不適應當地氣候變化及飲食,回國後就因身體不適而至醫院求診,尤其以腸胃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最為常見。由於國人出國旅遊會因一時疏忽,未留意旅遊當地的衛生安全,誤食生冷或不淨的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向來笑稱自己是「壓力胖」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春節假期神隱多日,外界議論紛紛。台北振興醫院發布新聞證實,胡志強因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於2月5日由該院心臟醫學中心醫師魏崢操刀,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圖片來源/取自網路)振興醫院指出,在這次手術中,魏崢共幫胡志強接了6條繞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假結束,是否覺得提不起勁呢?小心,這可能是年假症候群所導致!高雄大同醫院精神科醫師蔡瑞修指出,年假長達九天,若常常熬夜晚起、聊天打牌,一開工可能就出現疲倦、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其實民眾無須過於擔心,透過多做運動,調整作息,就能不藥而癒。年假症候群主要是因患者長時間處於作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數已高居癌症首位,每年約新增1萬2000多人;由於直腸癌位置較低,以往手術時多會將肛門一併切除,做人造肛門,使得生活品質受到影響。近年來,直腸癌的治療則是會先採取性放射線治療,不但疾病控制率較佳,而且還能保留肛門,大大提升直腸癌病人的生活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