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談奶油色變?! 教你秒懂「人造奶油」

談奶油色變?! 教你秒懂「人造奶油」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遠東油脂「乳瑪琳」爆出食安風波,消費者紛紛開始關心自己是否吃到人造奶油?其實同樣叫「奶油」,各產品成分大不同,除了消費者認知的「乳脂肪」外,其他一半以上則是「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合油」的產品。所幸,食品藥物管理署將於106年7月1日起規定過去常見品名為植物奶油、瑪琪琳或瑪雅琳(margarine)、酥油、白油等產品,未來如原料為食用植物油或動植物混合油,油脂含量達80%以上,品名須標示「人造奶油」或「烤酥油」(SHORTENING)。

人造奶油、烤酥油運用廣泛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人造奶油、烤酥油運用廣泛,常見於一般烘焙糕點,包括:

*中西式糕點:蛋黃酥、鳳梨酥、雞蛋糕、紅豆餅、小西點、泡芙、鬆餅、甜甜圈等。

*麵包:吐司、麵包、可頌、丹麥麵包、菠蘿麵包等。

*餅乾:小西餅、奶酥餅乾、杏仁瓦片等。

*其他:奶酪、布丁、冰淇淋、抹醬等。

另外,人造奶油、烤酥油也常隱藏在許多料理中,如玉米濃湯、排餐、麵包抹醬、燉飯、焗烤、白醬義大利麵、牛奶鍋和鐵板燒等。

可能混合動物性成分

許惠玉主任說明,人造奶油通常價格比起奶油相對便宜,製作時為了讓液態植物油呈現穩定均質的固狀或乳狀,常添加乳化劑(如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為模擬天然牛奶製品的風味及適口性,則可能添加牛奶香料、煉奶香料或奶粉等;為增加產品色澤也可能添加B-胡蘿蔔素或食用色素-薑黃素、婀娜多等。因此,全素消費者購買人造奶油時需注意成分,以免誤買混合動物性成分的產品。

成人一天建議攝取少於22克

許惠玉主任強調,以往擔心人造奶油在氫化製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由於食藥署已公告107年7月1日起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於食品中,目前加工技術亦可達到;但取而代之的就是飽和脂肪會增加,過量攝取易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罹患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10%,如以2000大卡換算,一天建議攝取量飽和脂肪應低於22克。

看清成分來源 選擇適合產品

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購買奶油或人造奶油產品時,記得看清成分來源,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但飲食中的油脂來源還是多從原態食物如堅果類、魚類和乳品等攝取天然油脂為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9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0歲的阿緯,1歲時被診斷出罹患重度自閉症,連基本的上廁所能力都沒有,經過父親2至3年來、每天早上訓練3小時,阿緯終於能夠自理,每天更是期待到第一社福上課。阿緯的爸爸說,不期望孩子像其他心智障礙者有專長,健康就好。另一名6歲患有多重障礙的小葵,來到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接受早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能讓愛滋感染者規律服藥,疾管署使出殺手鐗!對於凡是不規律服藥的愛滋感染者,疾管署將停止給付三個月藥費,以期使愛滋病患者都能規律服藥,讓病情獲得有效控制。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愛滋病毒每天可以製造出10億至100億個突變的病毒顆粒,若不規則服藥,體內藥物濃度不足,除了無法有效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醫療科技進步,使得疾病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多!一位年近七十的郭姓男子,因為罹患前列腺癌與腸癌,到亞東醫院求診,該院以達文西機器手臂為其治療,不但切除了兩種癌症病灶,甚至還同時切除了發炎的膽囊;由於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快,病人手術後一週即順利出院返家休養。這名男子有高血壓病史,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杯子蛋糕是時下最夯的時髦甜點;不過,消基會調查發現,部分杯子蛋糕鋁含量偏高,在100至200ppm之間,如一口氣吃了3個60公克重的杯子蛋糕,就可能攝取6至30mg鋁量,吃多了,恐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消基會今天舉辦「4成3的樣品含鋁、恐傷及腦部」記者會,這次抽查3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