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報未解除! 未滿月男嬰腸病毒確診

警報未解除! 未滿月男嬰腸病毒確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中部一名未滿月的男嬰確定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重症,對此,疾病管制署莊人祥副署長表示,雖已入秋,但腸病毒仍處流行期,請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照護者提高警覺,並且注意個人衛生。
該男嬰於9月25日出生,出院後與母親入住產後護理之家, 2日下午出現發燒現象,就醫後隨即收治病嬰室,7日因出現意識變化、心跳加快、血壓下降等症狀,遂轉至加護病房,檢查後確定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目前寶寶仍住院治療中。
莊人祥表示,目前仍為腸病毒疫情流行期,而學齡前嬰幼兒是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家長及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防護措施,並留意嬰幼兒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以降低重症發生機會。
此外,此類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特別注意寶寶的健康狀況,若是家長有感冒、發燒等情形應避免與寶寶接觸,並且應勤洗手、戴口罩,若家中嬰幼兒確診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才可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而父母也應留意寶寶是否有轉為重症之跡象,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都應盡快就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5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1名58歲的潘姓婦人,長年腸胃不適,到醫院做胃鏡檢查後發現,胃裡有石頭作怪,醫師建議以對食道傷害最低的方式喝可樂來處理。兩周後潘婦回診,發現石頭變小就沒再繼續喝可樂;然而,兩個月後回診,做胃鏡檢查,卻發現胃石竟愈來愈大。 在臺灣,胃石病成因大多數是由「破布子」而引起,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30幾歲的B型肝炎帶原者阿德,從來沒有好好追蹤過自己的病況,一發病就醫即被告知有個16公分大的肝癌,且阿德的腫瘤對標靶藥物完全無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腫瘤迅速地長到23公分,於是醫師建議阿德夫婦同時接受肝臟動脈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三個月後,電腦斷層顯示腫瘤順利的縮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的氣候好乾燥,皮膚容易搔癢,尤其過敏寶寶容易抓得全身滿是傷痕,讓家長好不捨!如何避免寶寶皮膚搔癢而抓傷呢?醫師建議,首先要保持皮膚濕度,可控制室內溼度,並適時塗抹乳液,也要經常修剪寶寶的指甲,夜晚睡覺時可戴上棉質手套,另外,衣物最好穿著透氣的純棉材質,都可減少寶寶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75歲女性,三年前開始記憶力逐漸衰退,且情況越來越嚴重,不但常忘東忘西,還一度懷疑自己媳婦偷錢,進而進一步接受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罹患中期阿茲海默氏症,且有明顯精神行為症狀;經由就醫透過乙醯膽鹼抑制劑以及抗精神病藥物,目前已逐漸控制病情。失智症屬於一群症狀的組合,當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