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豌豆眼是缺油型乾眼症高風險群 優化脈衝光深層緩解

豌豆眼是缺油型乾眼症高風險群 優化脈衝光深層緩解

【NOW健康 林志遠/金門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民眾為避免感染選擇足不出戶,在家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時間大幅延長,長時間緊盯螢幕,太少眨眼的結果導致乾眼症患者大幅增加,開始出現眼睛乾澀、紅眼等情況,雖然點眼藥水可緩解,但效果很短暫,讓許多人相當苦惱。

 

金門鑫美光視光眼科診所江尚宜醫師表示,要了解乾眼症,必須先從淚膜說起。淚膜的結構分為3層,最外面的油脂質,中間的水質層,以及接近角膜的黏液層;這3層若分泌不足或分布不均,都會造成乾眼症狀發生。

 

早期臨床上認為乾眼症是淚水分泌不足造成,但後來發現約有86%患者是屬於缺油型又稱為蒸發型乾眼症。這類型乾眼症的成因很多,例如:眨眼次數太少、屈光雷射手術或白內障手術病人、常使用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維他命A缺乏症患者、瞼板腺發炎等,其中以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是臨床上最主要的成因。

 

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又俗稱豌豆眼,顧名思義,就是病人因腺體阻塞,致使眼瞼周圍出現一顆顆像豌豆一樣的隆起物。在治療上,傳統採用熱敷、按摩,或請醫師擠壓瞼板腺,但效果有限,都無法達到長期穩定有效的目標。

 

江尚宜醫師指出,正常瞼板腺,上眼瞼的數量比下眼瞼來得多,且構造較粗,若使用傳統的IPL脈衝光治療時,因探頭較大的關係,只能處理下眼瞼部分,且能量會隨時間遞減,可能會灼傷皮膚,安全性較低。

 

在OPT優化脈衝光問世後,有小探頭設計,能更精準貼近上下瞼板腺,同時治療上下瞼板腺,且能避免傷到睫毛及眉毛。結合冷凝系統及專利方形波設計,能量可穩定輸出,降低治療產生的熱能、減少疼痛感,治療過程較為舒適且安全,可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深層治療,且能根據病情的程度與需求客製化療程,效果也可維持將近1年。

 

豌豆眼是缺油型乾眼症高風險群 優化脈衝光深層緩解

▲江尚宜醫師示範操作脈衝光治療。(攝影/林志遠)

 

江尚宜醫師說明,脈衝光治療術後數分鐘或數小時之內,可能出現治療區域泛紅,屬於正常現象,會隨時間逐漸緩解復原,在復原期間,治療部位應妥善做好保溼及防曬,以便縮短復原時間。

 

隨著眼科技術的進步,接受屈光雷射手術或白內障手術治療的民眾也日益增加,這些民眾在術後1、2個月內會出現乾眼症狀,建議可考慮接受脈衝光治療來改善乾眼情形。

 

江尚宜醫師提醒,若民眾有乾眼症的問題,首先從環境改善做起。缺水型病人盡量避免處於太乾燥的密閉空間中;缺油型病人要特別注意眼瞼清潔,使瞼板腺能正常的分泌油脂,以免造成瞼板腺阻塞。平常可藉助居家熱敷或請眼科醫師擠壓瞼板腺,必要時可考慮脈衝光治療,才能改善或擺脫眼睛乾澀的困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

【圖解】免疫力如何保衛身體? 10張圖卡讓你1次搞懂

相關推薦

▲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家屬今年可拿補助了,減輕經濟負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前夕,政府送出長照大紅包!衛福部提出的「長照2.0升級版」的「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12)日下午正式獲行政院核定,只要今年1月起入住滿90天以上,且符合家戶排...

閱讀詳情 »

▲全台癌症資源中心分析,求助者以初次罹癌者居多,且女性比男性多。(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37年蟬聯首位,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最新統計數字也顯示,過去十年來已累計服務超過100萬人次,平均每一天有500人次求助設置在各大醫院的癌症資源中...

閱讀詳情 »

懷孕初期吃不下、想吐?6招K.O孕吐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區慶建 剛懷孕的妳是這樣嗎?以前喜歡吃的食物,現在一口都吃不下,感到噁心、想吐?「孕吐」是懷孕初期很常見的現象,不少孕媽咪都深受其擾。為什麼許多孕婦有孕吐的現象?又有哪些緩解孕吐的好方法?我們邀請專家提供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