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買口罩成為全民運動 專家提醒選對戴對才有防護力

買口罩成為全民運動 專家提醒選對戴對才有防護力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出門尋找口罩,詢問親友有沒有買到口罩,是這次年節假期不得不的自保「活動」。然而好不容易買到口罩,如果配戴方式錯誤,不用談武漢肺炎沒辦法防制,就連一般感冒病毒也擋不了。配戴口罩的方法首先要確定防水層(有顏色的那一面)在外,並注意口罩要完整包覆住鼻子與嘴巴,且使用一次最長6個小時就要更換新口罩。

 

戴口罩有顏色的朝外 白色或淺色在裡面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面對武漢肺炎首先要確認是否買對口罩。一般紙口罩與布口罩很難阻隔病毒,最好是配戴外科口罩。這類外科口罩使用3層材質組成:

 

1.最外層:最外層是防水層(有顏色),以不吸水的不織布為材質,可擋住飛沫口水。

2.中間層:中間層以特殊不織布材質作為隔離層,把細菌病毒阻隔在外。

3.最內層:最內層材質為可吸水的不織布,較為舒適且柔軟平滑,接觸口鼻部位皮膚時比較舒服。

 

柳朋馳提醒,曾有謠言指出,健康人戴口罩正戴,把防水層(有顏色)朝外,生病的人則要反戴,讓防水層向內,這是「絕對錯誤」的配戴方法,不論生病與否,都要將防水層朝外,才能夠同時阻隔內與外的汙染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因為如果舒適層對外的話,當沾到飛沫口水時,病菌就很容易滋長,增加疾病傳染的風險。

 

另一方面,配戴口罩一定要完全遮覆口鼻,口罩上端的壓條一定要完整貼著鼻子上端,也就是所謂的山根,口罩下端則要拉到下巴,從鼻子到嘴巴都要完整的在口罩保護下。兩側耳掛或鬆緊帶,不能太鬆但也不可太緊,剛剛好讓口罩貼附卻不會有緊繃感,如果發現吐氣時,氣會鼻梁周邊出來,就代表口罩沒戴好。

 

配戴N95口罩呼吸不易 反而容易放棄不戴

 

武漢肺炎似乎越來越嚴峻,一般民眾是否需要用到N95口罩?柳朋馳解釋,雖然N95口罩可以阻擋95%0.3微米物體,但配戴時嚴密罩住口鼻,不容易呼吸,可能讓人喘不過氣想要拿下,反而更容易失去保護,喪失了原本戴口罩的用意。並且其實外科口罩保護力就已經非常足夠,相較於配戴N95,呼吸更順暢,比較容易維持長時間的配戴。

 

N95口罩防護力強,相較於一般民眾,更適合用於第一線醫務人員。柳朋馳強調,第一線醫護人員由於接觸致病菌的風險非常大,需要最好的防護措施。而目前武漢病毒在台灣沒有社區散佈的情況,一般人配戴外科口罩就已經足夠預防疾病了。將高效能醫療資源留給醫療人員,譬如N95口罩,才能更有效去保護醫療人員和保護自己。

 

1個口罩戴6小時 上下班各戴1個才安全

 

柳朋馳另外提醒,當細菌或病毒被攔在口罩外,會隨著時間慢慢增加數量,1個口罩約使用6個小時就要更換,換句話說,一般上班族可以上班用1個口罩,下班再用1個口罩,千萬不可以重複戴同1個口罩。更換或丟棄舊口罩時,雙手一定不可以觸碰到防水層,以免雙手碰到病菌,一不小心就因此染病。

 

雙手不要碰口罩外層 塑膠袋包好再丟

 

丟棄口罩時也要注意和小心。柳朋馳補充,由於環境髒汙或病菌已經沾附在口罩外層,如果雙手不小心接觸,又摸了臉部眼睛周邊或嘴巴,反而又陷入危險。因此丟棄使用過的口罩時,最好將外層防水層往內折,手不要觸碰到防水層,用舒適層包覆住防水層,再用塑膠袋把廢棄口罩包好丟到垃圾桶,以免病菌滋生向外飄散。

 

由於市面上的口罩非常缺貨,手邊如果完全沒有外科口罩的話,那也只能使用紙口罩或布口罩,起碼阻擋飛沫直接進入口鼻,但由於無法阻隔細菌病毒,只能短時間在人群聚集處配戴,離開後紙口罩就要馬上丟棄,布口罩則是要用漂白水清洗,最好能備有2至3個,便於每天清洗短暫應急,維持到能取得外科口罩為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年約60歲男性,晚上想要解尿,卻因不想離開被窩,忍住憋著,竟導致事後尿不出來,膀胱甚至被撐大3倍;醫師提醒,年紀較大的男性較容易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因此想尿時,千萬憋不得,以免出現排尿障礙!高雄醫學大學泌尿科副教授王起杰指出,臨床上,因尿不出來急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肺結核病主要是因結核桿菌侵入人體所導致,不分年齡都有可能有罹患的機率,尤其散播率更令人擔憂;根據彰化縣衛生局統計,過去6年新增的肺結核患者10分之1都在長照機關發生,如何追蹤控管肺結核病,是現階段必須面對的考驗。包括環境清潔、通風,以及人力控管等,要有效預防肺結核的侵襲,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體重過重的婦女想要懷孕生子可是大問題!台中市一名邱姓女子,從小身材圓潤,生第一胎女兒時,體重已超過140公斤,懷第二胎時,體重仍高達125公斤,且血壓高達190mmHg,在生產時,所幸以剖腹產下女兒,母女均安。署立台中醫院副院長黃元德表示,邱女18歲時即已有高血壓,21歲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也時常感覺下背僵硬、腰痠背痛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所導致;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賴漢明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多好發於20至40歲年齡,又尤以男性患者居多,初期多感到下背僵硬、疼痛等症狀,嚴重時恐因脊椎縫隙出現沾黏,導致全身僵硬無法動彈。尤其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