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跌倒竟聽力受損 前庭導水管擴大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5歲李先生,5歲時跌倒撞擊頭部,從此必須戴助聽器才有聽覺,但2年前開始竟完全聽不到任何聲音;直到去年裝了人工電子耳後,讓他重獲聽力,能夠再次聽到女兒的聲音,讓他相當感激。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表示,李先生患有先天構造異常的前庭導水管擴大症,但未察覺,幼時因頭部撞擊後,造成聽力受損症狀出現,開始戴外掛式助聽器,曾一度完全聽不到聲音,建議植入人工電子耳,手術後適應良好。

「不要以為新生兒聽力篩檢正常,就忽略遲發性的聽力異常疾病,」方德詠提醒家長,前庭導水管擴大症會因跌倒碰撞,或感冒打噴嚏,造成聽力受損。小孩成長過程中,要觀察其聽力與語言學習發展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並配合聽能復健與語言治療,可避免聽覺喪失。

對於聽障朋友配戴傳統助聽器卻出現耳朵悶塞不適感,或清晰度仍差等情形;方德詠建議,可植入式助聽裝置,如人工電子耳是經由手術把電極放入耳蝸,取代嚴重受損的耳蝸毛細胞,電極裝置可直接刺激聽神經,大幅提升聽障者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頸部有硬塊,有可能是腫瘤在作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奕輝表示,菸、酒,以及檳榔都是容易引起頸部產生腫塊的因子,若是輕忽腫起的淋巴結,可能患了淋巴癌還不知。李奕輝醫師表示,頸部腫塊可分為先天性、炎症性,以及腫瘤性三種。16歲以前的小孩若是有腫塊可能是先天性遺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前一個流感季期間,臺北市確診病例有32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人,未接種流感疫苗的病患竟高達9成;顯示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該局並呼籲民眾應盡速前往接種公費疫苗。依臺北市衛生局統計,前一個流感季期間102年7月至103年6月,臺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宣布自明年一月一日起,將深層腦部刺激器「有條件的」納入健保給付,造福巴金森氏症病友,預計一年將有150人受惠。 巴金森氏症是一個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主要是因為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運動神經退化超過百分之60時,人體便會出現輕微的症狀,例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深受牙周病及其他牙齒問題所苦;牙醫師提醒,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會造成免系統功能不穩定,引發牙周病惡化,病況嚴重恐導致早產,不得不慎。開業醫趙培勳牙醫師表示,牙周病惡化時會引發牙齦紅腫疼痛及流血症狀,細菌會透過血液,傳輸到全身,準媽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