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跌倒險截肢!下肢動脈硬化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跌倒險截肢!下肢動脈硬化作祟

下肢冰冷、腳麻、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年前不慎摔倒,造成腦部大量出血而辭世。一名患有糖尿病及長期洗腎70歲的老婦人,近日半夜起床如廁,不料突然雙腳癱軟,直接摔倒在廁所內,就醫後發現手部除了骨折外,還有「下肢動脈阻塞」症。若不盡早治療,血管壞死恐成拜血症,所幸經過手術之後,患者情況已好轉許多。

老人常跌倒 有可能是老化、血管病變

老年人常見的跌倒,主要可分為老化、步態不穩或是居家環境等因素;老年人步態異常不僅是老化影響,與本身潛在病變更是大有關係,尤其是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管病變,如果沒有控制得宜,極可能導致下肢動脈阻塞,病況嚴重時,將面臨截肢命運。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下肢動脈阻塞是因為粥狀動脈硬化造成,因下肢動脈阻塞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患者常會有下肢冰冷、腳麻的症狀,尤其是走路時會出現腿部疼痛,進而導致間歇性跛行症狀,走沒幾步路覺得腿部不適,休息後疼痛會緩解,故容易遭到忽略;隨著時間增長,疼痛症狀會加劇,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

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 提升治療安全性

陳偉華部長表示,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特殊的構造設計,更能抵抗壓力、減少支架斷裂機率;且延展性佳,能夠使用在不同血管部位上,且表面運用生物穩定聚合物,讓支架上藥物得以緩慢釋放,作用可長達近300天,降低且穩定的釋放藥物濃度,經國外臨床實驗證實兩年通暢率高達92.5%,安全性更高。

陳沂名醫師補充說明,由於目前塗藥支架屬自費項目,許多患者經濟考量之下,近八成無法選用塗藥支架。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藥物濃度低,藉由藥物釋放,達到抑制內壁增生的效果,折損率也遠比金屬裸架來的低,大幅提升了治療安全性,再加上塗藥支架的長期通暢率高,患者可較無須擔心在阻塞的問題,以及低併發症發生,未來在使用上能夠讓患者更加放心。

遠離危險因子  降低再阻塞風險

陳沂名醫師提醒,若家中有年長者或是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容忽視下肢問題,如有間歇性跛行、下肢常冰冷、腳麻等「下肢動脈阻塞」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陳偉華部長也呼籲民眾,應積極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多運動,遠離危險因子,才能防止疾病惡化,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甚至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結婚多年的陳先生懷疑太太出軌,只要太太晚幾分鐘回家,就會時常口出惡言,甚至還曾動手勒頸,最嚴重時還曾把另一半載到偏僻地點,拿刀威脅殺光全家。醫師表示,這是典型的「嫉妒妄想」,避免憾事發生,建議夫妻都要一起進行諮詢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嫉妒妄想」常發生在內向的人身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今年冬天雖然是暖冬,但天氣說變就變,不僅流行感冒盛行,腸病毒也可能提早來襲,面對多變的天氣,寶寶的保護力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對剛滿一歲,正準備換奶的寶寶來說,該如何幫他們選擇適合奶粉,維持像喝母乳一樣的保護力,更是爸媽的重要功課。其實,想要寶寶有好的體質、強壯的保護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季節交替,氣溫濕度的改變幅度較大,若出現心情煩躁導致失眠、亂花錢行為,可能是季節過渡期導致躁鬱症惡化的表現。精神科醫師提醒,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困擾的朋友在季節交替之際病情容易波動,建議民眾多出外走走、適度照光,保持適當的晝夜及生活節律是保養之道。 勿停藥物 應規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8歲王小姐肩痛3個月,一開始僅口服止痛藥控制,沒想到疼痛絲毫沒有改善,手臂上舉難度提高,連平常簡單的扣內衣的動作也無法做到,到門診就醫被診斷為「沾黏性肩關節腔炎」,即俗稱的「五十肩」。透過高解析度超音波導引實施「肩關節囊擴張術」將肩關節沾黏撐開,再搭配「神經阻斷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