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跑鞋改變了人們的跑步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鐘藝 編譯

當你穿上跑鞋時,你可能正在與人類的進化鬥爭。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目前已經成為跑步標配的緩衝跑鞋改變了人們的跑步方式,更具體來說是改變了我們赤腳跑步時的步態。

研究表明,赤腳跑步的人傾向用腳趾先觸地,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所承受的衝擊力,而跑步鞋的出現讓人們習慣於後腳跟先著地,加大了地面對身體的衝擊力。

雖然已經有研究對比過穿跑鞋跑步和赤腳跑步兩者之間的差別,但是這項在《自然》雜誌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是第一個把從未穿過跑鞋的跑步者納為分析對象的研究。

跑鞋其實進入我們視野的時間並不久,差不多40年左右。在跑鞋還沒有流行時,人們要麼是赤腳跑步,要麼就是穿對腳底沒有太多額外保護作用的平底鞋,比如涼鞋或者布鞋。

在跑鞋出現之後,研究學界開始爭論是穿鞋跑步好,還是赤腳跑步好。雖然最終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這些爭論留下了很多關於跑步鞋對人生理效應的影響數據。從這些數據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並不建議人們赤腳跑步,因為赤腳跑步需要對腿部肌肉的強壯度要求很高,貿然進行赤腳跑,有可能會導致肌腱炎。

當你跑步時,由於腳和地面的碰撞,每一步都會對你的身體產生壓力。如果是先後腳跟著地,那衝擊力會非常大——在很短的時間內身體承擔了比體重大幾倍的壓力。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教授Daniel E. Lieberman進一步解釋說:「這就像有人用鎚子以比體重大兩到三倍的力度敲擊你的腳踝。跑鞋改變了人們的跑步方式

穿跑鞋的跑步者大多都是用後腳跟著地,雖然大多數的跑鞋都宣稱能對跑步者的後腳跟形成保護,但實際效果卻不得而知。所以,Lieberman和他的研究團隊想弄清楚赤腳跑步的人是如何抵禦這種對腳踝產生的巨大壓力。

他們研究了五種不同群體的跑步風格:第一類是美國的運動員,他們是穿跑鞋跑步的典型群體。第二類是肯亞裂谷地區的運動員,他們之前是赤腳跑步,但現在穿跑鞋跑步。第三類是那些曾經穿鞋,但現在赤腳的跑步者。

他們發現,即使在赤腳跑步時,習慣穿跑鞋的跑步者也經常先腳跟著地。那些習慣赤腳跑步的人則通常是先腳趾著地。最近剛赤腳跑步的那部分群體,先讓腳後跟著地的幾率也不高。

Lieberman及其同事還比較了跑步者先腳跟著地和先腳趾著地所承受的衝擊力大小。他們發現腳後跟著地衝擊力巨大,如果跑步者沒有穿鞋,這種力量會更強大。相反,如果跑步者先腳趾著地,則衝擊力不大。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腳趾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緩衝作用。Lieberma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science:他們猜測這就是跑步鞋在被發明之前,人們最原始的跑步方式。

Lieberman最後強調,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穿跑鞋跑步會減緩損傷,也不能證明赤腳跑步對身體就一定有益處。雖然有軼事證據表明,先用腳趾或腳中部著地可以有助於減少應力性骨折等損傷,但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實際的效果到底有多大。

 

Reference :

Running Shoes Changed How Humans Run

相關推薦

胖的人一定都有高血壓?心血管功能一定都不好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體重過重的確會加重心臟負擔,但若是從小胖到大的人,因心臟與血管已調整到適合的運作方式,故不一定會出現高血壓;但若是短時間增重者,心臟恐無法負荷體重急遽的變化,故較容易出現高血壓的問題。  高血壓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因血壓是漸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月報稅季正式展開!每一個辛苦的納稅人總是想找個最省荷包的方式來報稅,如果是採用「列舉扣除額」結算,健保署今(8)日提醒,免臨櫃可利用4種管道,輕鬆查詢健保費繳費金額。另外,108年度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均可全額列舉扣除,不受2萬40...

閱讀詳情 »

車禍左耳耳鳴 聽小骨重建找回聽覺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傳「全國明天舞廳酒店都可復業」是假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晚間發出澄清訊息,強調今日網路流傳一張標題為「全國明天舞廳酒店都可以復業,唯獨高雄要再等等。」的新聞截圖,全是假的,有誤導大眾之虞,指揮中心將依法移送警方偵辦,請民眾切勿轉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